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部分

日數十人到門者,誰出秀才右耶?前已畢秀才可為成人,(“畢”,一作“必”。)僕之心固虛矣,又何鯤鵬互鄉於尺牘哉!(《論語》:互鄉難與言,童子見。“何”下一有“辱”字。)秋風益高,(“風”,一作“色”。)暑氣益衰,可偶居卒談。秀才時見諮,(“諮”,一作“客”。)僕有諸內者不敢愛惜。(一無“惜”字。)

大都(一有“為”字。)文以行為本,在先誠其中。其外者當先讀六經,次《論語》、孟軻書皆經言;《左氏》、《國語》、莊周、屈原之辭,稍採取之;(一無“取”字。)穀梁子、太史公甚峻潔,可以出入;餘書俟文成異日討也。(“討”下,一有“可”字。)其歸在不出孔子,此其古人賢士所懍懍者。求孔子之道,不於異書。(“於”一作“於”。)秀才志於道,慎勿怪、勿雜、勿務速顯。道苟成,則愨然爾,(“愨”,一作“勃”。)久則蔚然爾。源而流者歲旱不涸,蓄谷者不病凶年,蓄珠玉者不虞殍死矣。(殍,彼表切。)然則成而久者,其術可見。雖孔子在,為秀才計,未必過此。不具。宗元白。(一本,無“不具”字。)

○答韋珩示韓愈相推以文墨事書(退之書不見於集,而其略粗見於此。韋珩,夏卿之侄,正卿之子。夏卿,史有傳。正卿,附見於傳。珩,載於《年表》,公謂馬遷於退之固相上下,而揚雄不若退之,其相推遜亦至矣。集又有寄珩詩,在別卷。據書雲,封示退之書,此當與論史書相後先,元和###年間也。)

足下所封示退之書,雲欲推避僕以文墨事,且以勵足下。若退之之才,過僕數等,尚不宜推避於僕,非其實可知,(一無“可知”二字。)固相假借為之辭耳。退之所敬者,司馬遷、揚雄。遷於退之固相上下。若雄者,如《太玄》、《法言》及《四愁賦》,(《揚雄贊》:以為經莫大於《易》,作《太玄》;傳莫大於《論語》,作《法言》;詞莫麗於相如,作《四賦》。而此雲《四愁賦》,後人妄加之也。一作《四賦》。)退之獨未作耳,決作之,加恢奇,至他文過揚雄遠甚。雄之遣言措意,(“之”,一作“文”。)頗短局滯澀,不若退之猖狂恣睢,肆意有所作。(一作“猖狂恣肆,寓意有所作”。)若然者,使雄來尚不宜推避,而況僕耶?彼好獎人善,以為不屈己,善不可獎,故慊慊云爾也。(慊,音歉。恨也。一無“也”字。)足下幸勿信之。

且足下志氣高,好讀《南》、《北》史書,通國朝事,穿穴(一作“牢籠”。)古今,後來無能和。(一作“加”。)而僕稚騃,(語駭切。)卒無所為,但趑趄文墨筆硯淺事。今退之不以吾子勵僕,而反以僕勵吾子,愈非所宜。然卒篇欲足下自挫抑,合當世事以固當,(丁浪切。一無“以”字。)雖僕亦知無出此。吾子年甚少,知己者如麻,(一無“者”字。)不患不顯,(貞元二十一年,珩中進士第。)患道不立爾。此僕以自勵,亦以佐退之勵足下。不宣。宗元頓首再拜。

○答貢士廖有方論文書(廖生書欲求公為序,其端見於此。公既許之,故集有《送詩人廖有方序》,見別卷。書在永州時作。)

三日,宗元白:自得秀才書,知欲僕為序。然吾為文,非苟然易也。於秀才,則吾不敢愛。吾在京都時,好以文寵後輩,後輩由吾文知名者,亦為不少焉。自遭斥逐禁錮,益為輕薄小兒譁囂,群朋增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