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言道救人如救火,多爾袞這時候也來不及報告皇太極了,叫那些蒙古人讓開半邊道,跟鰲拜帶著人馬就順著逃難的人流反向而去。過了河沒走多久天就黑了,多爾袞讓士兵打起火把直接向北而去,因為他聽說林丹汗的人馬是從北面來的。一萬多人一邊指揮遇到的蒙古人南下一邊加速前行,又北進了不久就看見前面一處山口有沖天火光,老遠就聽到呼喝聲和哭叫聲,看來是遇到正主了。
多爾袞帶人衝在前面,老遠就看見一大群蒙古兵正在像驅趕牲畜一樣驅趕婦女和孩子,地上橫七豎八躺著好多人,可能都是不願意被趕走的牧人。也許對方也看見了這邊出現了軍隊,幾聲尖厲的叫聲後對方開始列隊警戒,然後就是揮舞著刀衝了過來,雙方計程車兵頓時就攪在一起。按理說對方的人數沒有多爾袞這邊多,應該見勢不妙撤退才對,誰知道這些蒙古人就像不怕死一樣,不顧死傷反覆衝殺,搞得多爾袞和鰲拜都有些手忙腳亂。
過了沒多久多爾袞就知道對方為什麼不退了,只聽得隆隆著響的蹄聲動地而來,原來這些人是為了拖住自己等待後援,同時也讓負責擄人驅趕牲畜的人走得遠些。多爾袞雖然年紀小但也知道不能吃眼前虧,聽蹄聲就知道來的不下三萬,以一萬餘人跟三萬多人硬拼不划算,該走還是得走不能逞強。女真兵退到一處狹窄的隘口後就地堅守,連山坡上都安排有人,擺出一副不再撤退要血戰到底的架式。
好在林丹汗的人看到女真人退守到險要處後,也沒有繼續追擊要趕盡殺絕的意思,發現有了女真人的保護後,再去追擊那些逃走的奈曼部蒙古人已經不現實後,徐徐退兵向北而去。多爾袞見天色已晚怕中埋伏命令就地安營,準備明天天一亮就去追擊蒙古人,成千上萬的牛羊牲畜可不能這麼就算了,哪怕牲畜搶不回來人也要搶回來,這些人都是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父子好多年才拉攏過來的,可不能這麼輕易被林丹汗搶回去。
跟明軍要爭地跟蒙古人要爭人,這是女真人總結出來的原則,不跟明軍爭地明軍就會修座城堡住下不走,有條件還要修一些邊牆。蒙古人的地盤太大爭地沒有意思,所以要爭人過來削弱對方實力的同時增加幾個盟友,因為有這個考慮皇太極也急眼了準備親自來搶回來。聽說林丹汗殺了個回馬槍悄悄回來搶人搶東西,皇太極立即發覺自己被明軍牽制在這裡是個錯誤,但轉念一想也是個巧合,假如明軍把自己引向遼南,那就沒有這麼快捷發現蒙古人的陰謀。
假如是明軍把人擄了過去皇太極還不是很擔心,一方是吃植物的而另一方是慣吃動物的,就算勉強在一起自己也可以想辦法把他們分開。這林丹汗把人擄去就不一樣,只是熬漢部和奈曼部的族長跟林丹汗有矛盾,熬漢部和奈曼部的族人可跟林丹汗沒有仇恨。只有林丹汗把人帶回去後給點吃喝,再分點牲畜牧場組個家,這些人一定又會變成對林丹汗忠心耿耿的部下,這就是所謂的血濃於水,念及此事皇太極也顧不得那麼多立即派人前去阻止。
熬漢部和奈曼部叛變後一直在東邊草原上過日子,後來見林丹汗西退心念故土於是又慢慢遷回來,兩月前林丹汗剛剛過來搶過一次但損失不是很大,心道剛被搶過應該不會再來了,誰知道林丹汗殺了個回馬槍。兩月前那一次林丹汗沿西拉木倫河一路搶過去是順手牽羊,這一次是經過深謀遠慮要將兩部連根拔起。
林丹汗猜想明軍是無利不起早,否則不會犧牲士兵的性命牽制皇太極,自己死人為了別人得好處,這世上除了傻子就只有另有圖謀的人才會這麼幹,自己的親兄弟估計都不會這樣做。他提前五天就來到西拉木倫河邊,一邊給明軍傳遞資訊一邊做好吃獨食的準備,之所以提前是因為他聽到王化貞說大年三十蒙古人不去明軍就自己去。在林丹汗的認識裡無論熬漢部還是奈曼部,也不論他們心中還有沒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