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劉師復時期” 。
中國的無政府主義者既批判封建主義,抨擊資本主義,也反對馬克思主義。如他們發表《祖宗革命》、《三綱革命》、《無父無君無法無天》等火藥味十足的文章,宣傳今人勝古人,揭露“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是以強權制人,實現“四無,乃成立無政府之要素”;他們痛斥“資本家只知管制,鮮惜民命,致勞民工作之役日苦” ,“主張廢除資本制度”,“即求經濟上及政治上之完全自由也” 。無政府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也持指責態度,他們反對一切有組織有計劃的社會化大生產,主張“將一切生產機關,委諸自由人的自由聯合管理” ,反對“按勞分配”原則,說:“主張按個人勞動的多寡來給酬報,那麼強有力的,將享最高的幸福,能力微弱的,將至不能生活,……還說什麼幸福呢?” ,從無政府主義的上述議論中可以看出,他們的基本立足點是小生產者的個人絕對自由;對世界所持的態度是感性大於理性;其衡量是非的標準是絕對平均主義;思想方法為極端主義;所要達到的目的只能是夢幻中的天國。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百家爭鳴年代的學術流派(下)(2)
無政府主義在對現實社會的觀察與思考中,也提出了一些有價值的問題。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社會,許多人接受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進化論思想,併成為激勵人們奮發圖強的響亮口號。無政府主義者從克魯泡特金的《互助論》思想出發,提出社會的發展僅有“互競公例”不行,還要有“互助公例”。他們一方面看到“競爭,則優勝劣敗。不競爭,則優敗劣勝”;另一方面又不滿於“勝者存,敗者滅,則只有優者之進化,而無劣者之進化”的“弱肉強食”。無政府主義認為:“生存在於進化,進化者,由劣而優,由優而更優也”,因此主張“互助與競爭並重”,“相害者,競爭;不相害者,互助”,“同則互助,異則競爭。同而不互助,則優劣俱敗;異而不競爭,則優敗劣勝” 。現代學者對生物鏈的研究表明,動物之間弱肉強食,當弱者被吃得瀕臨滅絕時,強者無食可進了,必然也要瀕臨滅絕。人類比動物高明在有思想,出於自身利害的考慮,能夠自覺的除錯某些關係,不致完全陷入盲目性。人類社會既需要“競爭”,也需要“互助”,把“競爭”絕對化,將導致整個社會失去平衡,甚至陷於絕境,勝者本身也無法生存。這一思想,對於今天的人們思考和處理國內外的某些重大問題,更具有現實意義。
無政府主義思潮在五四運動時期,曾受到許多知識分子的歡迎,當時的無政府主義團體有近50個,宣傳無政府主義的刊物和書籍達70多種,遍及國內14個省市以及南洋等地區。如吳玉章、陳延年等都曾參加過無政府主義組織,毛澤東、周恩來等也曾接受過無政府主義的影響,毛澤東積極搞新村運動和主張廢除婚姻,周恩來和覺悟社的成員們,主張廢除姓名,改稱“一號”(逸豪,鄧穎超代名)、“五號”(伍豪,即周恩來代名)等。我想,這和那個時代的年青人追求新潮,剛剛接觸“自由”、“平等”、“民主”等新思想而一時又缺乏深刻的理解,有著直接關係。更深層次看,還和中國近代知識分子雖然接受了西方現代科學知識,卻又難以擺脫士大夫傳統思想的影響,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自在心理以及“無為而治”的理想追求等等,這些傳統影響容易在無政府主義那裡找到共鳴。
2、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在各種批評中前進
19世紀40年代產生的馬克思主義,在人類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以科學的世界觀和革命理論引起歐洲的極大震動,使新興的無產階級獲得了科學的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的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