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部分

嗯對了,明波浩是你們公司推薦的培訓球員吧,一會你們倆坐我的車。”

豐田的商務代表狠狠的瞪了的北澤豪一眼,被“競爭”對手本田拔了頭籌的滋味讓他很不爽,他甚至有些後悔向公司推薦了這個一到米蘭,就“目中無人”的北澤豪。

第088章 有關日本足球的思考

由於米蘭的一線隊近期不會出現在米蘭內洛,因此幾名日本球員被安排到了預備隊隨隊訓練。

(注:所謂的“預備隊”,一般指青年隊全部球員,加上一些隨青年隊進行“適應性”訓練的成年隊球員。ac米蘭有兩支青年隊的建置,書中的“青年隊”如無特別說明,指預備隊)

儘管是短期“培訓”,但日本方面堅持採用“走訓制”,雖然米蘭內洛內就有不錯的住宿條件。他們甚至非常鄭重的表示,即使為此花費更高的住宿費和車旅費也在所不惜。

對於這點,朱球倒沒覺得有什麼好奇怪的,“走訓制”是西歐各國俱樂部普遍採用的訓練方式,成年隊如此,青年隊亦然,而“集訓制”的訓練方式,一般情況下使用的較少,只有在一些重大的杯賽或是其他淘汰賽前,才有可能會短時間運用。

小小的細節,體現出日本人對提高足球水平嚴肅認真的態度,以及精益求精的精神。

深受多年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朱球,雖然經常對當年小日本軍國主義帶給中國人民的罪惡咬牙切齒、耿耿於懷,但深處和平年代的今天,拋開一切簡單而複雜的歷史和政治問題不提,他也不得不承認,日本人後來在足球領域打贏的“翻身仗”,絕非朝夕之功。

記憶中的日本人,甚至喊出了五十年內奪得“大力神杯”的狂言,聽起來雖然狂妄了點,但從某種意義上講,人家確實有狂的資本。

在朱球看來,日本足球取得成功的原因很多,但令他感到有些悲哀的是,小日本足球的最成功之處,卻是從中華文化中得到的借鑑,那就是高度重視青少年球員的培養。

不要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提出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就是當代中國社會那句流傳甚廣的“xx要從娃娃抓起”,都被日本人堂而皇之的拿去,作為了他們建設足球強國的響亮口號。

94,95之交的日本足球,方興未艾,在成功的運作了兩屆職業化的聯賽(j聯賽)後,足球在日本已經漸漸超越了棒球,成為了其最受國人關注的體育運動。

此時的日本足球,高瞻遠矚的規劃並實施了近十年的“青少年足球推廣計劃”,已經初見成效,他們在此前在向成年人大力推廣足球受阻的情況下,仍然不惜血本的將足球“推廣”成了最受日本青少年喜愛的“玩具”。

這裡面固然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作為後盾,可朱球更看重的卻是日本人的明智:印象中向來急功近利的小日本,難得在足球方面表現出了遠見卓識,應該說,他們把主要經歷放在了“青少年足球運動的普及”這一塊,絕對是找對了最正確的方向。

沒有基礎的金字塔,只能成為空中樓閣,日本人將足球金字塔的塔基夯的非常牢實,有了這樣的基礎,循序漸進的向上延伸,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四名特點鮮明、代表各自國內俱樂部的日本球員,就是日本的足球金字塔向上延伸過程中,顯露出的優良品種。

“請進來,走出去,引進成名球星赴日淘金,誠邀專家學者現身說法,派遣有潛力的年輕球員出國深造,鼓勵教練和管理人員出國學習積累經驗……”

朱球的腦海裡細數著“後世”日本足球取得成功的簡單步驟,漸漸的有種莫名的情緒湧上心頭。他發現,一條清晰的發展脈絡下,始終保持著其中極強的延續性和目的性。

可以說,四名抵達米蘭內洛的日本球員,雖然帶著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