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及時糾正不良行為,防微杜漸。孩子易衝動、自制力差,他們的行為往往受情緒支配,容易出錯,常常做出對老人無禮的舉動,如對老人發脾氣、摔東西、不理睬等。一旦發現這些問題,成人一定要捨得管教,嚴肅批評,耐心說服,使孩子認識錯誤。尤其不放過“第一次”,嚴格把關。遷就容忍只能招致更多的過錯,使孩子養成不良習慣。
4。建議孩子多與老人交往,增進相互感情。有些孩子不是對老人敬而遠之,就是漠不關心,這往往是交往甚少、感情不深的緣故。在交往中,常常要在父母的提醒下才隨之行事,非常被動,如給老人搬凳子,說“再見”等。
作為老人,應平易近人、態度和藹;關心孩子的成長,多與孩子交談,縮短兩代人的心理距離,不能因興趣迥異,就居高臨下。對孩子只有“動之以情”才能使其主動關心、尊敬老人,自覺聽從老人教導,努力做他們心目中的好孩子。
關愛他人的習慣
很多孩子在家長的百般寵愛下,覺得自己生下來就是“小皇帝”、“小公主”,高別人一等,別人都應該關心自己,卻不知道向身邊的人表達自己的關愛。
作為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要獲得別人的關心幫助,首先要學會關愛他人。有這樣一句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一個懂得關照他人的人,才能得到更多的人關照,才能獲得更多的機會,也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馬斯洛說:“愛自己的鄰人並不是一種超越人的現象,而是人所固有和自然散發而出的某種東西。”在互幫互助中,在愛的奉獻中,生命才能充滿無限的力量。誰在愛,誰就在活著。
一個男孩出外旅遊時,在半路上不慎將照相機摔壞了。當他在一處優美的風景前因為自己不能留影而深深遺憾時,有個陌生女孩拿著即可拍相機走過來。
男孩說:“小姐,能幫我拍個照嗎?我的照相機壞了。”女孩二話不說便為男孩拍了照,男孩過意不去地要給女孩錢,女孩卻說什麼也不要。
後來,男孩在回家的路上又遇到那個女孩,女孩站在路邊,木然地看著她的腳踏車。男孩停下腳踏車後,發現女孩的腳踏車鏈條鬆掉了,於是毫不猶豫地替她將腳踏車修好,最後女孩風趣地說:“想不到我給你方便,也等於幫了自己。”
一個充滿愛意的溫馨世界能支撐起人類生命的發展和延續。
在一個多雨的午後,一位老婦人走進費城一家百貨公司,大多數的櫃檯人員都不理她,只有一位年輕人卻問她是否能為她做些什麼。當她回答說只是在等雨停時,這位銷售人員並沒有轉身離去,反而拿給她一張椅子。
雨停之後,這位老婦人向這位年輕人說了聲謝謝,並向他要了一張名片。幾個月之後,這家店主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派這位年輕人往蘇格蘭收取裝潢一整座城堡的訂單!這封信就是這位老婦人寫的,而她正是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的母親。
當這位年輕人打包準備去蘇格蘭時,他已升格為這家百貨公司的合夥人了。這個年輕人之所以得到這樣的幸運,就在於他比別人付出更多的關心和禮貌。而且這種行為是一種道德上形成的“本能”行為,也就是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它體現了做人最重要的一個品格──關心他人的精神,仁愛良心的高尚。這種精神和高尚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它必須從小抓起,從小培養。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培養孩子做人方面的好習慣(5)
家長幫孩子養成關心別人的好習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讓你的孩子知道,當他考慮到其他人時,你會很欣慰。
2。讓兩個或更多的孩子一起努力達到共同的目標。比如讓兩個孩子把他們的積木放在一起,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