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83部分

推進的時候,商船的損失數量開始增加,同時需要承擔的海上運輸工作也急劇增加。按照當時帝國統計的結果,到27年底的時候,至少需要12000萬載重噸的運輸能力才能夠滿足所有的海運要求,可實際上,當時只有不到7000萬載重噸的運輸能力。而隨著進攻美洲大陸的戰鬥開始,特別是在展開對美戰略轟炸之後,需要的總載重噸將達到15000萬噸,如果考慮到今後進攻美國本土,在美國打一場地面戰爭的話,那麼需要的總載重噸將超過20000萬噸。而到28年6月底,海運能力甚至不到需要的一半!

為了緩解海運的壓力,除了繼續建造更多的運輸船之外,其他的辦法也是不可少的。比如,當時帝國就與德國,波斯達成了物資交換協議。即帝國向這兩個國家提供物資援助,然後將交換獲得的物資運送到前線去,這樣就縮短了後勤保障線路的長度,大大降低了對海運的要求。

當時唐帝國與波斯帝國達成了好幾項長期以貨易貨的貿易協定,即唐帝國向波斯帝國出售的所有武器裝備,以及其他的物資都不需要波斯帝國用硬通貨支付,而只是需要用等價的物資支付。主要的物資就是石油,以及精煉後的汽油,柴油,重油等。這些物資都直接在波斯帝國的港口裝船,走地中海…大西洋航線,將物資直接送到前線去。可以說,在28年的時候,不管是艦隊,還是航空兵,以及地面的坦克車輛,燒的燃料幾乎都是直接從波斯帝國運來的,而不是從帝國本土運來的。而從亞歷山大港,或者是貝魯特港到聖地亞哥的航線長度只有從帝國本土到巴拿馬城的航線長度的三分之一,僅此一項,就至少減少了上千萬載重噸的海運需求。

同樣的,帝國與德國也有類似的協議。當時德國欠下了鉅額的戰爭債務,而帝國就是德國的最大債權國。雖然大部分的債務都屬於長期債務,但是德國總得償還欠債。為了緩解前線的壓力,帝國透過削減部分債務,讓德國接受了易貨抵債的償還方式。即直接向帝國提供物資來償還欠債,而這些物資都是直接運送到了美洲前線的。從28年初到28年6月底,德國就提供了大概55萬噸的彈藥,20萬噸的食品,5萬噸的藥品以及生活用品。這些物資都是直接走大西洋航線運到美洲戰場的,這至少減少了數百萬載重噸的海運需求。

透過這些辦法,海軍的海運能力暫時還能夠滿足前線的基本需求,可是要達到最大需求,那還得建造更多的運輸船,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也就成為了帝國海軍28年6月之後,直到戰爭結束時最為重要的工作。當時,聶人鳳定下的28年下半年造船計劃中,光是萬噸輪就需要建造至少750艘,而且還得做好在29年上半年建造1500艘的準備工作。雖然商用船隻的建造難度要比戰艦低得多,可是要在一年內建造2250艘萬噸輪,恐怕當時還真沒有人敢相信這會最終實現。

除了海運之外,其他的後勤保障工作也成為了海軍在戰爭末期的重要任務。比如彈藥生產。

當時,陸軍的彈藥生產是無法滿足戰爭需要的,而且一直以來,就是海軍負責戰略部隊的彈藥生產任務,而隨著戰略轟炸全面展開,對彈藥的需求量肯定會翻倍提高。當初在對日戰略轟炸的時候,海軍就多次嚐到了彈藥不夠的苦滋味,這次自然是早早就開始做準備了。

27年下半年開始,為海軍提供彈藥的幾家大型兵工廠都開始擴大生產規模,其中以青島兵工廠最為積極,在27年就增加了三條生產線,其中兩條是燃燒彈生產線。同時還在英國建造了一條新的燃燒彈生產線,28年的時候,還將生產線建到了美洲,可以說是緊跟軍隊的步伐,向最近的軍隊提供彈藥支援。

其他的幾家兵工廠也相當積極,在青島兵工廠開始向海外擴張之後,這幾家兵工廠也都採用“就近原則”,在前線戰區建立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