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集中起來的甲騎才百十人,助帖木兒突圍容易,但是甲騎人馬皆披甲,從這裡馳過去,再加上突衝敵陣,馬力就差不多都將耗盡,想隨帖木兒部一起趕回來就難了。沒有辦法,要突圍,拿百餘甲騎將帖木兒所率的一千餘輕騎換出來才有意義,但是從渦口寨沖天燒起的那柱狼煙,讓他意識到林縛還應該有其他的部署。但是沒有辦法,林縛在王登臺山周圍已經形成對他們的兵力優勢,那赫雄祁只能親率五百餘騎,將東南翼的騎兵先解救出來再說。
第34章 登王臺山
(昨日紅票破六千,送上六千字大章節,一章抵兩章)
敵驅甲騎衝來,弓弩射殺無力,兩都隊穿插上來攔截。人馬皆鎧甲,又是最壯實的口外馬,連人帶馬加披甲,差不多六七百斤,彷彿一座座移動的小山橫裝過來,飛矛盾車雖有一定的阻滯作用,但是奈何敵甲騎以死力相沖,八輛飛矛盾車給衝翻踏裂,負責推車衝突的十六卒給傳導來的巨力震得吐血不休,躲避的躲避,只有一部分人能來得及取下車上的刀盾對抗,但是敵甲騎衝勢不減,連人帶馬撞來,人給撞得橫飛出去。陌刀與刺槍對虜兵甲騎的殺傷力也大幅給削減,雖然陌刀手仗著堅甲奮勇前突,但是人力再雄健,也比不上人馬合力橫衝直撞,陣列給衝散,後面穿輕甲的刀盾手、槍矛手就敵騎長刀揮舞下紛紛倒下。
攔截的兩都隊給完全衝潰、衝散,死傷慘重,也只將虜兵甲騎十餘人殺下馬來。
站在中軍本陣臺車觀察控制整個戰局的曹子昂見虜兵甲騎衝勢甚銳,難以抵擋,心裡想將帖木兒放走,還會再戰的機會,但不能冒本陣給擊潰的風險,命人擊鑼,使前列的都隊陣列都散開。
虜兵甲騎馳過來,與帖木兒輕騎匯合。由於輕騎散得很開,堪堪陷入各自為陣的混戰之中,所幸甲騎來援,將側後的壓力衝散掉,緩了一口氣,但是甲騎與輕騎混成一片,也就失去衝擊力。
帖木兒起了殺性,不肯回撤,看見側後沒有壓力,前面的敵陣也單薄了許多,便要甲騎與他一起衝擊江東兵陣列,將這路江東兵殺潰,他們就能取得戰場上的主動權。
曹子昂在本陣看得清楚,待敵甲騎失去威脅最大的衝擊力之後,又命人擊急鼓,散開的甲卒聞鼓聲忽又重新聚集起來。飛矛盾車不足,便以重盾扛敵騎俯身攻擊,以槍矛攢擊,以陌刀劈擊,以長刺竹槍橫掃,儘量將敵騎糾纏住。衝散的步騎又迅在兩翼重新集結,準備重新投入戰鬥。
這便是將編制細到五卒的一處優勢。
在混亂的戰場上,要將打散的十五人重新聚集起來,就算訓練再精良,也要比五人重新聚集的難度要大得多。就算陣形給敵騎撕裂開,以五卒為一組,也不容易形成壓垮性質的潰散。要是十五卒的旗頭負重傷或戰死,打散的十五卒要在戰時重新聚集起來更是不可能,甚至會形成對己方陣形破壞性極大的潰兵。以五卒為一組,為的陌刀手受重傷或戰死,其他四卒還可以在旗頭的指揮下編入小隊的其他戰鬥小組作戰。
同樣的,五卒編組對有經驗的戰鬥中堅力量要求是十五卒編組的三四倍之多。凝聚力、戰鬥力以及抵抗力更強是當然的,這也是林縛將治軍、訓練工作做到極細緻的體現。
林縛在日常訓練也果斷的放棄傳統的陣列操練,三千卒左右的陣列,沒有三五個月的時間想練得整齊、練得漂亮是很困難的,但是實戰性又相當的差。
以都隊六十卒為單位,結陣訓練的難度就大為降低,也沒有多複雜的陣列動作,關鍵是抽出更多的時間來練習小組配合性質的衝突、攻防、聚散等戰術動作。
這種種訓練以及結陣編制,前期就是針對騎兵慣用的戰術。
東虜騎兵還是習慣於來回拉扯遊射來使步陣鬆動,再集中優勢衝突切割步陣,最終形成壓潰性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