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石漿等原料成本的下降,啟元十五年之後出任河西總督的寧則臣,於啟元二十年在河西郡臨洮主持修建而成的黃河源大鐵橋,加上鋼樑、石漿等材料的高額運輸費用在內,整個造價也僅用去六十萬銀元。
永興七年林景中修造金川大鐵橋,需林縛咬牙支援;到啟元二十年,地方修造鐵橋的批覆權已經下放到府一級,啟元二十年近半數府縣開始動工在轄區主要河流上修造鐵橋,同時開工的鐵橋數達到九百六十餘座。
這也就意味著到啟元二十年,僅國內修造鐵橋對鋼鐵的需求量就達到三四十萬噸以上。除了修造鐵橋,國內道路修造、運河及涵洞、大壩的修造、鋼筋混凝土新建築法的推廣以及新式機械的大量使用,都刺激著國內鋼鐵需求量的增漲。
到啟元二十年,國內鐵料及鋼總產量突破四百萬噸,是永興末年全國鐵料及鋼產量(含北燕、川蜀等在內)的四十倍;另外國內煤產量更是高達兩千萬噸。
雖說早期的蒸汽機效率低、耗煤量大,但高速發展的採煤業,對蒸汽機的需求也是極高。
鏜床早期用於槍炮等戰械的製造,需求極端保密的技術,到啟元二年之後鏜床技術才由林縛特批,用於製造蒸汽機汽缸與活塞,較好的解決了蒸汽機早期鑄造件的氣密性問題。
啟元十四年,江寧高等機械學堂教師陳修因發明新的聯動式蒸汽機而得以列入崇學館學士。以陳修等人為首,數百名工程技師,以近二十年的時間,對蒸汽機進行持續的研究,使得蒸汽機技術得到持續改進。
在更優質材料得以採用,蒸汽機效率大幅提高的同時,蒸汽機的形體也遠不是最初那麼龐大笨拙,而大受煤場的歡迎。
採煤業擁有大量廉價的煤以及足夠的利潤,對生產率的追究也達到極致,到啟元二十年,國內各大煤場及其他礦場所使用新式蒸汽機就高達三百餘臺。
啟元二十年,濮塘鐵場籌資兩百萬銀元,在鐵場與煤場以及與濮塘江港之間鋪設國內第一條長四十里的鐵軌,將採用蒸汽機車,在煤鐵礦與鐵場及碼頭之間運輸物料。
雖說此時試驗成功的蒸汽機車,最快速度不過每小時十六公里;第一條鐵軌建成後,速度更會控制十公里每小時以下,遠不及奔馬的速度。
但是,鐵軌鋪成之後,蒸汽機車的持續執行及高裝載量所帶來的高效率,則遠非載重馬車能比。
濮塘鐵場已成發展國內最大的鐵場,年產鐵料及鋼七十萬噸,總資產已達到四千萬銀元,鐵場及下屬煤鐵礦井使用蒸汽機多達三十臺,鑄造礦井用鋼軌亦有近二十年的歷史。
國內的鋼鐵需求量還想要有大幅的上揚,就必須要尋求新的刺激點;這也是濮塘鐵場願意投入巨資造第一條鐵軌的原因。
一旦蒸汽機車技術成熟,掌握鋼軌鑄造技術的濮塘鐵場,自然也將從中受益匪淺。
啟元二十年,江寧第一艘百噸級蒸汽船下水在崇州與江寧之間航行已有半年時間,使得崇州到江寧的逆水航行時間,由之前的兩到三天不等,縮減到二十四小時。
在國內工礦及運輸技術突飛猛進的背後,是新學的迅速發展。
除了崇學館外,到啟元二十年,新帝國在江寧、江夏、崇州、明州、燕平、遼陽、維揚、濟州、洛陽、渝州、長安等地,以發展、教授、研究新學、新技術為目的,設立醫學、機械、天文等各專業及綜合性高等學堂共有六十七所之多,其中近三分之一集中於江寧,每年能輸出十數萬高等新學人才。
新學發展這些年,因在新學上有卓越成就而得賜崇學館學士銜的宗師級新學學者,也由早年三十餘人,增到啟元二十年的二百九十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