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紛擾擾的一年過去了,新年初始,正務院就做出了關於調整糧食購銷正策有關問題的通知。
普通百姓看檔案有些費勁,用大白話來說,就是距離糧票、糧本告別歷史舞臺,又近了一步。
老天爺終究還是保佑中國的,去年一年,外部形勢亂的一塌糊塗,國際壓力大如泰山,國內工業、商業近乎崩塌。
但是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農業又迎來了一場大豐收。
十億農民,用他們最堅實的胸膛,撐起了華夏的天不塌,地不陷。
糧食總產量達到四萬三千五百萬噸,比上一年增長百分之六點七,再創歷史新高。
而棉花、油料和糖料生產,以及蔬菜、水果生產等等,也皆大獲豐收。
這才給了國家足夠的底氣,來面對甚囂塵上的崩潰論。
此時此刻,全世界沒有一個學者認為中國能挺得過當前一關。
所有人都在看笑話,認為西方根本都不需要出動飛機大炮,只要眼睜睜的看著,就能看到這個毛熊之後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自己崩塌滅亡……
包括國內的初代公知和經濟學家們,公然在報紙上發表“姓社姓資到了要做一個取捨的時候”的文章。
他們虔誠的相信美國學者福山寫的那本《歷史的終結》,認為福山的觀點即將實現,即人類政治歷史發展只有一條路,就是西方的市場經濟和正治制度。
而就是這個時候,海灣戰爭爆發,漂亮國橫跨萬里,出動飛機十萬架次,投彈九萬噸,發射二百八十八枚戰斧巡航導彈和三十五枚空射巡航導彈,並使用一系列最新式飛機和各種精確制導武器,對選定目標實施多方向、多波次、高強度的持續空襲,不僅直接幹懵了號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的小薩,也讓全世界第一次認識到了星球第一強國到底有多強。
從側面,助長了跪下投降派那些人的氣焰。
好像那些飛機導彈是他們的親爹發射的一樣,與有榮焉。
面對這種情況,古老在盛海視察時指出:盛海開放晚了,要努力幹啊!抓緊浦東開發,不要動搖,一直到建成。希望盛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點,膽子更大一點,步子更快一點。他又同時指出:不要以為,一說計劃就是社會主義,一說市場就是資本主義,不是那麼回事,兩者都是手段,市場也可以為社會主義服務。
算是對人心浮動的亂象的一次公開回應。
然而,這次談話的效果,並不算太好……
但,這和此刻的李源又有什麼關係呢?
一九九一年的大年初一夜,本已老邁的已不能下床的李桂,突然精神抖擻起來。
在李母的攙扶下,從臥室裡出來,走到了他那張太師椅前坐下。
李家八子並諸孫、重孫輩都驚呆了,李源最先反應過來,怔怔的看著笑吟吟望著他的老父,走上前幾步……
李桂目光沒有看旁人,就盯著李源道:“老么,我日子到了。挺好,沒啥遺憾了。等我死後,不要張揚,不要挖墳,就火化,骨灰撒秦家莊莊稼地裡一半,一半你帶回港島,撒你家後山上。老京城那麼些老墳,不都給平了?不鬧那些虛的。”
李源緩緩點頭,看著父親應道:“爸,我記住了。”
李桂目光憐愛的看著幼子,又道:“你那年病好後,心思就越來越重。看著嘻嘻哈哈,心裡把全家都裝心裡,像是要報恩一樣。老么,哪有什麼恩,你是咱家老么啊。往後,你照顧好你老孃就行,別太累了,你不虧欠誰了。兒孫自有兒孫福,管得了一輩兩輩,管不了三輩四輩。你疼他們疼的狠了,他們就不疼伱了。”
李源紅著眼點頭道:“爸,我知道了。”
李桂又看了幼子一眼後,看向長子李池,道:“往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