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新界。
嘉道理農場。
賀禮士·嘉道理很驚訝的看著侄子米高帶來的年輕人,笑道:“湯圓,對麼?你找我有事麼?”
他是認識李幸的。
李幸笑眯眯道:“賀禮士爺爺,是我父親發電報過來,想請您幫忙的。”
賀禮士“哇哦”了聲,道:“李?他現在好麼?有一段日子沒見他了,他是個有趣的人,我想念他。”
米高笑道:“叔叔,你是想念李做的九轉大腸了吧?”
賀禮士哈哈大笑道:“沒錯。李……真是一個讓人一言難盡的夥伴。如果他不總是捉弄人的話,他是一個完美的人。”
米高拍了拍李幸的肩膀,道:“李的兒子,就是你說的那樣的人。叔叔,李有事請伱幫忙。”
賀禮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道:“什麼事,說吧。”
李幸笑道:“賀禮士爺爺,我父親打電報過來,想向您請教規模化現代養豬的技術。”
賀禮士哈哈笑道:“李,他又準備幹什麼?打算在港島養豬?”
李幸忙道:“不是的,是在內地。內地大部分百姓,一年連一斤肉都吃不到,我爸爸希望能做一些事,改變一些現狀。”
賀禮士道:“湯圓,嘉道理農場的養豬技術是從丹麥引進的,你知道,丹麥是著名的養豬王國。全國豬比人還多,平均每人能分五頭豬。他們的養豬技術,也是全世界最先進的。”
李幸感慨道:“有機會,一定要過去看看。”
賀禮士笑道:“你是個好孩子。來吧,我們去豬舍看看……可能有一些味道,你介意麼?”
李幸笑道:“當然不會。賀禮士爺爺,我小時候是在農村長大的,也餵過豬。”
賀禮士哈哈一笑,道:“我知道,中國北方農村圈養的豬……我這裡的飼養方法,可能是不同的。”
米高猶豫了下,還是覺得作為一個長輩,不好把大侄子一個人甩開。
幸好,來之前就做了準備。
他有些得意的從口袋裡掏出兩個棉花球,塞到了鼻孔裡,跟了上去。
……
看著眼前高大明亮的豬舍,一間間如同房間一樣的豬欄裡哼叫的豬,更換了衣服,甚至還戴上了頭套、手套、腳套,經過了消毒房的李幸驚訝道:“賀禮士爺爺,這麼多豬,需要多少人餵養?”
賀禮士笑道:“你猜猜。”
李幸道:“一百個工人?”
賀禮士搖頭笑道:“農場豬舍一直保持有兩萬頭豬在欄,需要二十六名工人養殖。其實已經很落後了,因為配套並不齊全。在丹麥,一萬頭豬平均只需要三個工人來餵養,我這邊已經有不小的差距了。他們那裡高度發達,各個環節都被他們做的非常成熟,譬如飼料,就有蛋白飼料、能量飼料、粗飼料、青綠飼料、青貯飼料、礦物飼料和飼料新增劑等,還分為全價飼料,濃縮料、預混料等等。根據豬生產的不同階段,調整飼料種類。”
李幸虛心請教道:“賀禮士爺爺,如果分類這麼細緻,成本會不會比小家養的豬高的多?”
賀禮士搖頭道:“投入雖然非常大,但總體而言,成本可能會更低。因為現代飼養方法通常使用更高效的飼料和飼料管理方法,還有更合理的建築設計,例如環境控制、通風和採光等。再者,規模化和集約化的養殖方式,能明顯降低單豬的飼養成本。”
李幸又道:“支出的大頭是哪些方面呢?”
賀禮士道:“包括現代化豬舍的建造,已經購買先進的裝置,還有就是飼料以及獸醫的要求。但是,以前的人工散養雖然人力成本要低一些,可落後的餵養方式也會導致飼料浪費和疾病等問題。”
米高在一旁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