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懷疑、批評甚至譭譽,我從不多做辯解。但我要特別說明的一點是,我說“知者不言”,並非特指智者,當然更不是在暗示自己。我想說
明的其實是一種心境心態,就像一大堆人在辯論一件事情時,智者不會多說話,而到處說長論短的人就不是智者。我常常教學生們,堵塞嗜慾的孔竅,關閉嗜慾的大門。自斂鋒芒,解脫世間的紛爭,使自己和入世間的光輝,混同世間的濁塵,這就是神奇的同化境界。達到這種境界的人,已經超脫親疏、利害、貴賤的世俗標準,人們無從與他親近,也無從與他疏遠;不能讓他得利,也不能讓他受害;無法使他高貴,也無法使他卑賤。所以他自然就會為天下人所尊重。
這個道理去年我曾經給學生們講過,具體說來主要有幾層意思,一種情況是,有些道理自己明知道說不清楚因而選擇乾脆不說,因為明知說不清楚還非要勉強說的就是“言者不知”了,比如我們上一篇說的“道,可道,非常道”。還有一種情況是,其實知道自己可以說出來,卻故意不說,比如“不言而喻”;相反,不知道不可以說的反而說出來。再有一種情況是“行不言之教”,說的是聖人用無為來處理事情,用不言來施行教化。
算了,不多說了,不管別人怎麼看,我繼續部落格。
點選(234) | 評論(4)
莊子:李老聖明,一席話令學生茅塞頓開!
黃元吉①:凡是德行很差的人,每當聽見一句好話或見到一件好事時,總是到處高談闊論,以此來折磨別人的耳朵。這種人只會表面上興高采烈,卻不會因為好話好事而返照內心。孔子說,道聽途說是無德的。這話一點也不假。真正知道大道的人,哪有時間去到處宣傳自己,胡說八道。即便每天都溫故知新,若有所得,也只是自己心裡知道而已。
(大凡無德之人,當其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輒欣欣然高談闊論,以動眾人之耳,故容悅於一時,不知革面洗心,返觀內證。孔子曰,“道聽途說德之棄”,洵不誣也。若真知大道之人,方其偶有所知,朝夕乾惕之不暇,安有餘力以資口說,徒聳外人之聽聞耶。即令溫故知新,悠然有會意處,亦自有之而自得之)。
憨山大師②:這就是聖人之所以是聖人的原因啊。聖人有自知之明,能把所有的道理僅僅置於心中,而不誇誇其談。自己知曉便足夠了,說出來也並沒有什麼作用。這種內心的自知是語言所不能表達的。喜歡誇誇其談的人都不是掌握真理的人,所以懂得大道理的人往往不善言辭,滿嘴大道理的人反而經常什麼都不懂。
(謂聖人自知之明,故善能含養於心,而不形於言。以自知之真,言有所不及也。若夫常人嘵嘵資於口談者,皆非真知者也。故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蘇洵③: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百人譽之不加密,百人毀之不加疏。
①黃元吉(1271―1355),字希文。出身豫章豐城(今屬江西)望族。元代淨明
道士,在淨明道系譜中稱淨明嗣教、旌陽三傳。
。 想看書來
知者不言(2)
②憨山大師(1545―1623),法名德清,俗姓蔡,字澄印。全椒(安徽)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
③蘇洵(1009―1066),號老泉,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著名散文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楚王遺弓(1)
楚王遺弓 自然的平等、平衡
丁丑年十一月 天氣 今日心情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