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6章 論道(二)

沈希回過神來再看看四周,這些人有些痴醉,有些迷茫。

痴醉者是因為他們已然認同了大儒所述之道,迷茫者則是因為自身理解與大儒理解相沖突,而又被大儒說動,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堅信自己,還是相信他人。

沈希沒有主動去打攪周圍的人,因為這對於這些人而言便就是在悟道的過程,只是是被影響,而後是失去自己的道還是從他人的道之中得到自己有用的收穫便要看各自的造化了。

沈希自顧自的聽著四位大儒之間的辯道,而後梳理自身認可的說法,記錄下自己不認可的說辭。

不認可也要記錄,因為或許是自己暫時還沒辦法理解,但或許有了相同的經歷,便可以理解對方的想法。

許多人的認知便是由各自的經歷性格組成,所以當沒有對方的經歷時可能無法理解對方的想法,所以便產生分歧。

可這不意味著對方便是錯的,只是自己沒有遇到,又或者某些理論只針對特定的環境起作用。

當然,知曉不代表理解,理解也不代表接納,去蕪存菁,這才是沈希真正要做到的。

沈希這樣不斷的提升自己,而在沈希旁邊的孔衷林聽得雖然認真,但卻沒有絲毫失神的情況。

反而還在不斷的拿著小本子記錄下來自己的疑惑與問題。

沈希注意到孔衷的狀態,不由得感慨,此人的定力之強,心智之堅簡直是匪夷所思。

在沈希看來,此人未來若是沒有夭折,成就至少在現在的自己之上。

而四位當世大儒各自不斷的闡述自身的道,如此過了不知多久,他們在辯道之中所做的事情與沈希一般。並非是單純的去駁斥對方的想法,而是在思考,思考對方所言是否有理。

所以這論道整整論了七日,這七日最終也沒有論出輸贏,而後王仁明言說,“我等四人論道便就到此,再論只怕是也只會陷入攻訐之中,反倒是失去了論道的初心,此次論道不妨到此為止,下一次再做印證。”

其他三人也如此點頭,“那便如此。”

四人互相同意,而後這場七日的論道便打算就這般落幕,卻見一位煉虛修士這般站了出來,而後說道,“在下有問題,還請前輩賜教。”

此人說話聲音極大,以靈力擴散,許多靠前的修士都聽得見,沈希也不例外。

此刻在場的人都在想,這究竟是何人,居然敢如此言語。

就連一旁的四宗煉虛此刻也是臉色一變,看著那煉虛便立即恫嚇道,“你是何人,也敢在眾人面前詢問尊者。”

只是那人卻是說道,“後生孟卿,今日無理,但卻還是希望四位前輩可給在下解惑。”

王仁明笑著說道,“倒是無需如此,不妨說說,儒道並非修行之道,從不以修行高低來論儒道深淺。”

王仁明的話倒是讓沈希感覺到,不愧是儒門大佬,比起那些化神修士強的多了。

只是沈希也誤會了,能夠主辦所謂書會的四宗弟子大多本身就是貪圖名利之人,而但凡真正想要鑽研的四宗之人都不會去。

只見那孟卿說道,“多謝前輩,方才幾位前輩所言不論是先正儒心,還是知禮守禮,亦或者是倫常道德,但若是有人不願遵守又當如何?”

“那你的意思是?”王仁明問道。

他人若是不肯接受教化,便就是隻能聽之任之,他們又能如何!

只是孟卿說道,“在下遍走世俗王朝,禮法禮法,除卻禮之外,尚有法在。只是大多數人法度不明,權貴不在法內。所以晚輩認為可以明法度,以嚴刑峻法來讓法度明晰,也只有如此,有了代價才可以將人的行為規範在法度之內。

而且若是適用,甚至於可以在修仙界開始嘗試,以法來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