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何須設此三長制。依統所見此番冀州突遭匪患必是曹操禍水東引之計!”
原來就在蔡吉北上幽州後不久,便陸續有流寇襲擾她治下的冀州四郡。雖然太史慈親自領兵清剿了一部分流寇。卻怎奈對方依舊源源不斷地從曹操的屬地往清河、安平、河間三郡滲透。而曹軍方面給出的解釋也很無奈,因為曹操治下的各郡縣此刻也是叛亂迭起,按對方的說法這都是劉表等逆賊矯詔惹出的禍端。且不論這些流寇究竟因何而起,至少他們的出現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冀州四郡的休養生息。於是田豐便針對屯田制的特點,擬定了一套“三長制”,用來方便檢查戶口、徵收租調、徵發兵役,甚至組織編戶結寨自保。
田豐提出“三長制”對蔡吉來說並不算陌生,事實上依照原有的歷史程序三長制本就是隨著均田制推廣自然而然產生的一種制度。誠然三長制在隋朝又恢復為鄉正、里長,但三長制在治安上的優點依舊被保留了下來,並一直延續到一千八百年後。所以這會兒面對龐統的提醒,蔡吉還是頗為愉快地擺了擺手道,“無妨。能借剿匪之機,理清編戶也未嘗不是件壞事。”
張遼耳聽蔡吉又是在與龐統商討政務,不由長嘆一聲,失望地回過身,打算繼續看帳外的兩個小鬼比試打發時間。哪知他才一轉身,就聽蔡吉在背後朗聲說道,“文遠將軍莫要心急。再過些許時日,必有將軍用武之地。”
其實張遼這些日子的一舉一動都沒有逃過蔡吉的眼睛。她也十分清楚張遼這是在羨慕趙雲能馳騁沙場。然而張遼終究不是趙雲。身為蔡吉帳下第一悍將的趙雲可以詐敗,可以被困,可以撤退,可以做誘餌,但張遼恰恰就是不可以。因為張遼眼下的身份是代郡的太守,一旦他在戰場上有重大失利,必定會動搖代郡境內各部族的軍心民心。所以現在的張遼只能等,等趙雲率先達成任務。
彷彿正是要印證蔡吉的許諾,就在她話音落下的同時,一騎信使飛馳入營,只聽馬背上的小校大聲呼喊道,“捷報!捷報!趙將軍於陰館破敵兩萬!”
耳聽趙雲再次大捷,包括張遼在內的齊營軍將士頓時爆發出了一陣沖天的歡呼聲。與此同時,大帳內的蔡吉雖也面帶喜色地站起了身,但她卻並沒有同麾下的將士一起歡呼,而是回過頭朝身後的龐統問道,“士元,算上今日一戰,子龍已幾戰幾捷?”
“回主上,已七戰七捷。”龐統說到這裡,又神色一凌朝蔡吉一拱手道,“若無意外,高幹部往後幾日必有所動。”
蔡吉聽罷亦收斂起了笑容,轉而肅然點頭道,“善,也該爾等出場也。”
——————
有書友對百步穿楊提出質疑。嗯~~其實偶是按百步六十米來算滴~+_+~(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
第五十六節 句注伏擊
高幹跨馬立於在山崖之上,看著打著“趙”字大旗的大股騎兵如潮水一般湧入腳下的山谷,數日來心口懸著的那塊大石在這一刻總算是落了地。依照那日衛固定下的計謀,高幹此番沿漯水句注山一線佈置了數支誘兵,以求用詐敗來將趙雲誘入句注山中的伏擊圈。然而當雙方真正交手之後,高幹卻無奈地發現所謂的“詐敗”完全就是多餘的,面對來勢洶洶的趙雲部,高幹佈置下的兵馬幾乎是一觸即潰。以至於在陰館時高幹不得不下令帳下部將全力狙擊齊軍,以防敗得太快令對方心生懷疑。不過就算是如此,趙雲依舊在陰館打出了破敵兩萬的驕人戰績。
好在眼下趙雲總算是一路追擊潰兵來到了句注山,想到自己在山谷內佈置下的三萬大軍,高幹的臉上不禁露出了一抹自信的微笑。之前的那些誘兵說到底不過是些臨時收編的豪強部曲。哪怕是陰館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