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3部分

的清楚,沒有絲毫的猶豫。

“不錯,朕想問一下卿家,怎麼理解這句話。”楊改革問道。

“回稟陛下,此話的意思是:可以驅使百姓做事,但不可讓百姓知道為什麼”孔胤植稍稍的想了想,就回答道,回答過了,還悄悄的看了看皇帝,不知道自己回答的〖答〗案皇帝是不是滿意。

楊改革微笑著點了點頭。

“那卿家再說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該如何理解?”楊改革又問道。

“回稟陛下,按陛下的斷句,此話該理解成:百姓能做的事,讓老百姓去做:老百姓不能做的事,讓他們知道為什麼不能做。”孔胤植也只稍稍想了想,就說出了這句話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和上一句,幾乎完全相反,可字還是那些字,只不過斷句不同,孔胤植不敢相信的看著皇帝。1也不敢確定明朝的時候是不是已經對這句話做了不同的釋義了。這句話不同的解釋好像也是近現代才有的事,當然也不敢確定,如果有能肯定的書友,還希望能指出。

按照明朝當是的社會觀念,個人覺得第一種解釋更符合當時的情況,個人覺得明朝即便有對這句話其他的解釋,恐怕也不是主流觀念。【

“嗯,不錯,是這個意思,那朕再問你:“民可使,由之:不十使,知之,這句話該何解?”楊改革又問道。

聽了皇帝對這句話的斷句,孔胤植的額頭開始冒汗起來,原本在孔胤植眼裡皇帝對儒家的東西知道的不甚詳細,知道的也就是個皮毛,不可能對儒家的經典有多深的理解,卻沒料到,不是自己想的那麼簡單,這一個小小的斷句,牽扯就極大。

孔胤植想了半響。

“回稟陛下臣以為,此話應當理解成:百姓知道該怎麼做,就讓他去做,如果不知道,則教導他讓他明白怎麼做……”孔胤植解完了這句話,擦了擦額頭上的汗,這個解釋,和先前的解釋,歧義更大,和先前的意思幾乎完全相反。皇帝可不是他想象中的只是一個jīng通權謀的皇帝孔胤植覺得這句話似乎點中了什麼要害,但具體點中了什麼,他有說不出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感覺充斥在孔胤植全身。

“呵呵呵不錯,是這個意思。”楊改革笑著說道。

“……………,卿家可知道朕為什麼要提這一句麼?”楊改革繼續問道,這一句,是楊改革專門挑出來,作為改革儒家的切入點的。既然是改革儒家,不是革儒家的命,那自然不能全盤否定儒家的經典,更不能全盤否定孔聖人的話。楊改革還沒有把孔子踩在腳底的勇氣,還沒有那種“王霸”之氣,也只能在儒家的經典裡,在孔子的話裡挑一些mō稜兩可的出來,做一個不同的解釋,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也就是說,孔子,儒家的這張皮是萬萬丟不得的,但可以在儒家這張皮之下做文章,偷偷的把內容全部換掉。

“臣不知……”孔胤植答道。

孔胤植不是不知道,而是不願意知道,而是不想知道。

“卿家對朕如今推行的全民讀書如何看?”楊改革又問道,楊改革對這一天的到來,沒少做準備,說話自然是有條有理。

“回稟陛下,此乃是大好事,乃是千古以來從沒有過的好事,如此事能成,陛下之功業,將超千古”孔胤植說道,對於全民讀書這個事,孔胤植其實更加的感覺到害怕,人人有書讀,無論怎麼理解,都是符合聖人理念的大好事,可實際,卻和如今這個世界有著相當大的悖論,所有人都讀書了,那豈不是都是讀書人了?那給讀書人的優待豈不是沒有了?沒有了給讀書人的各種優待,那儒家又何以一家獨大?這個悖論,明白的人很多,爭論得也很jī烈,孔胤植想到這裡,覺得自己腦門又開始疼了。

“呵呵呵,卿家不覺得,我朝以前做的,屬於卿家的第一種解釋麼?可以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