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概用途。
“對!就是左右雙發可變推力、變角度的垂直起降飛行器。因為要考慮無空氣環境的起降,所以直接採用在重心處的雙發設計。”
“發動機連線軸杆具有一定的可運動能力,可以透過改變發動機噴口的朝向,來改變戰機的飛行狀態,嗯……這個地方的要求很高。”
陶總工是理工飛行器設計專業出身的,所以看到章院士的草圖後眼睛都亮了,直接點著草圖就說出了他的看法。
“沒錯!這裡的要求最高,飛行器的上下左右,還有前進後退都需要依靠這個連線軸杆來操控完成。”
內行人交流很簡單,一眼就能看懂對方的想法,並且還能看出關鍵點。
“尾部為什麼這麼長?如果是上雙發設計,尾巴沒必要那麼長,除非你是想把自動配重平衡塊放到這裡?”
“是的!槓桿原理。機頭部分要保留有雷達艙,以及一定的餘量空間,我們需要地形掃描或者安裝其它裝置。這個可以選擇外掛,前後都沒問題。”
“機身內部上層裝載液體膠基燃料,機腹後面部分可以全空,不過考慮到這玩意有可能要作為軍用的對地打擊,以及航天領域的載貨能力,你需要進行綜合考慮它的尺寸和容積的協調性,做到一機多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以我的初步想法是駕駛人員依舊為兩人,但不是傳統武裝直升機那樣前後上下列置,而是並排雙座設計。前面可以留多一點的空間,有廁所和供飛行員小憩仰躺的空間。也可以做臨時乘客位。機內自身儲存的氧氣、食品和淡水按5人標準可維持5天時間。後面貨艙或者是彈倉額外攜帶的不算在內。”
“總長度二十米左右,最大不能超過二十二米,高度最大不能超過5.9米,但是必須考慮機尾可摺疊方式來縮減存放空間。這個尺寸是不是看著很眼熟。沒錯,我問過海軍總參那邊的人,大型艦載戰鬥機基本就這個尺寸。飛行器空重控制在12噸以內,載貨載彈量20噸以內。”
“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一款四軸的,四軸的可以做大一些,按載貨50—60噸可逃逸藍星為標準,傾向於運輸機和兼具一點轟炸機功能即可,畢竟帶那麼多彈藥,砸都能砸死一大片……”
聽著章院士連珠炮的要求,我和陶總工腦袋都要炸了,這麼多要求,而且因為改變了推力模式,幾乎可以說是一種我們從沒有接觸過的新型飛行器。
我那時候腦子還沒回過神,旁邊的陶總工腦子比我反應快,直接就問章院士:
“我們有多少時間來研製這款飛行器?”
“理論上……最慢不超過14個月!”
“什麼?14個月?!!!做不到!做不到!!”
我聽到這個時間限制後拼命的搖頭,開玩笑,這點時間怎麼夠。如果換成是傳統飛機還勉強,可是這種飛機的飛行控制完全就不是傳統飛行器的氣動控制,完全是依靠那兩臺發動機的擺動來調節飛行器的上下和前進後退以及利用推力差來實現轉向……
光這種飛控的計算和程式碼編寫,那都是上千萬行!
想想自家的‘棍子’戰鬥機,那上千萬行程式碼是多少工程師用了多少年,一點點的摸索和反覆糾錯試錯後才一行行的累積敲打出來的。
說實話,我是想打退堂鼓了,但是沒想到,陶總工卻直接開了兩個條件。
“我要兩個條件。”
“說!”
“我要航天局的飛控程式碼授權,以及航天局的飛控設計師過來協助。”
說實話,一開始我覺著陶工這個要求有些過分,但想想也不過分,這樣的專案一看就知道是國家重器,要航天局的飛控授權下放,和設計師過來一起研究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