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部門,也沒參加兩個部門一個在月球搞事情,一個在藍星地表上搞事情,但兩個部門的工作還是要如期進行的。
數天後,一個從月球飛回來的小型返回艙在帝都控制中心的精準控制下,準確的著陸在預定的著陸場。
這個返回艙真不大,和當年嫦娥5返回艙一樣,連一人高都沒有。
但它裡面,裝載的東西卻依舊足以讓一隊荷槍實彈計程車兵進行安全護送。
因為裡面運載的,正是剛剛從月球表面製取出來的高純度氦3。
這一克剛剛提煉出來,還新鮮熱乎的氦3馬上被送到了核聚變應用小組這邊,在經過初步的檢測後立刻開始進行了幾種小型、微型反應堆的測試。
測試的結果自然是沒有任何問題。
這說明不管是工業批次生產出來的反應堆,還是開始製取的氦3,都能滿足使用。
當陳老在合格報告上籤下自己的名字後,張局那邊也收到了訊息。
隨即,一枚在海島發射場已經完成整裝的小胖子火箭從整裝車間中拉了出來,前往發射塔架準備發射。
這枚小胖子火箭所攜帶的載荷不是別的,正是一臺月表多用途核聚變反應堆暨自動採礦製取裝置。
沒錯,這臺反應堆經過特別的設計,既能滿足製取氦3所需要的熱量和能源,也能透過自身底部的發動機和移動裝置,在月球表面進行轉移和移動式的採礦,避免了固定式的採集裝置,需要人員將月球地表土壤和岩石還要拉到裝置附近進行加熱製取氦3。
同時,另外三名航天員已經在火箭城準備出發,和這臺裝置一同前往藍星空間站。
在那裡,這套裝置會在空間站這裡加註液態膠基燃料。
而三名新進入太空的航天員將分成兩個工作組,其中兩人將跟隨這臺裝置前往月球,增援那邊的工作隊伍。
另外一人則會留在藍星這邊的空間站上,從常駐3人變成了常駐4人。
這個小小的改變讓國內不少航天愛好者有些興奮。
通常來說,賽里斯人一直是以能吃苦耐勞而著稱聞名世界的,如果空間站上從3人變成4人,那說明空間站上的工作已經逐漸增多,多到3人已經不能滿足日常的工作需要,需要增加一人來保證有足夠的人手。
網友們的猜測是沒錯的。
目前空間站工作量最大的不是別的,正是每天都在進行的液態膠基燃料生產,雖然它已經基本實現了自動化處理,但依舊需要一個人值守以保證最後的安全線。
而且現在液態膠基燃料的需求量很大,畫天反應艙已經恨不得24小時全天開工,每天都需要工作人員去盯著它,確實是給航天員帶來挺大的壓力。
不過壓力最大的,依舊是新型載人航天器的設計和生產隊伍,新型的載人航天器遲遲不落地定型,這種缺乏大型載人航天器的困境依舊難以得到改善。
而月球上增加兩人和這套核聚變裝置,就是要準備長期在月球上進行採礦工作。
要知道月球的地表上,每個月都有一半時間會處於月夜期,目前開建的前哨科考站可沒有月夜期的採礦能力。
第一批上去的斯特林發電機,以及柔性太陽翼在黑暗和寒冷中是無法工作的,這也就是為啥這一次送上去的新裝置是核聚變反應堆的緣故……
用前者生產出來的氦3作為啟動原料,啟動裝置投入製取氦3的一體化裝置,然後……雞生蛋,蛋生雞……
不斷反覆套娃,生生不息……
也正是因為增加的這兩個人員,從這次登月任務開始,環月空間站和月球前進科考站都開始進入了有人長期值守的狀態。
這個改變無形中給航天局帶來了極大的排程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