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登州(2)
從浮山這裡到登州有官道,從即墨縣到登州是二百七十四里,張世強騎著好馬,從早晨天剛亮就出發,沿途休息了兩次,主要是叫馬休息,這樣到了天擦黑的時候,終於是趕到了登州城外。
這座城池,原本是山東半島最緊要的軍事要塞。
從登州水關渡海而東,就是遼東的東江鎮所在。皮島、寬甸、長生島、覺華,這一線的島嶼都仰賴登州過去的給養補充。
除了糧食,軍餉,器械,還有大量的人員補充過去。
在毛文龍為東江鎮總兵的天啟到崇禎初年,登萊一帶的物資是源源不斷的補充給東江,而東江也是牽制後金的有力力量。
等到袁崇煥斬毛文龍,東江被毀,登州已經失去了東江後勤基地的作用,然後是崇禎六年到七年的孔有德之亂,這一次亂子登州城幾乎被全毀了,所有的民居和衙門都是被摧毀,城中的百姓幾乎死絕,僥倖活下來的真是人不人,鬼不鬼。
因為在朱大典率祖寬和吳三桂圍登州的一年,孔有德部軍糧斷絕,是把城中的老百姓當軍糧來吃的。
這樣一個城,等朝廷恢復的時候,已經是和鬼城一樣。
就張世強眼前也是,城牆凋敝破壞,圍城時大炮打出來的缺口還有不少沒有補好,角樓也是燒了一半留下一半,城外的羊馬牆到現在也沒恢復,護城河當年被填平了,現在也沒有重新開挖。
到處還能看到燒燬的民居,到處是斷壁殘垣。記得張世強頭回到登州時著實被嚇了一跳,然後回堡中和張守仁稟報。
當時張守仁聽了半響不語,臉色也是很難看。
因為很多事情,在書本上看到和現實中看到,那是絕然不同的感受。
張世強所看到的事情也就是發生在幾年之前,也就是發生在騎馬一天能趕到的地方。想到當年城中百姓的遭遇,想到百姓們全家老小被人當豬羊一樣的養著,然後一個個提出來殺了吃掉,不管是耄耋老人還是襁褓中的幼兒,都成為別人口中的糧食。
打仗死人也就罷了,象吃遍全城這種事,用盡人類的智慧和語言來解釋也是蒼白無力,根本無話可說。
“我們一定要把浮山建好,將來天下再亂,也總有一塊平安的地方可以安身。一家老小,總不能被人當牛馬一樣役使,然後再吃了去。”
當時張守仁也只能這麼說,而且也確實是這麼想。
雖然他在努力,不過以他個人的努力來對抗整個歷史大潮,他有時也是感覺有心無力。
李自成,張獻忠,都是人傑。
皇太極,更是人中翹楚。
特別是女真人,也就是現在的滿洲人已經成了一個大的利益整體,和蒙古旗,漢軍旗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積極向上的利益集團。
他們就如同一塊黑雲,時時刻刻的壓在張守仁的心頭,沉甸甸的,怎麼也是排解不開。
如果能破明末這種亂局,以一身挽救天下,付出多大的代價張守仁也是願意。
畢竟後來的民族融合是後來的事,現在的滿洲人連漢語也不懂,漢字也不識,對中國來說他們就是不折不扣的侵略者。
文化被壓制,衣冠被改,漢人總是說自己在同化別人,但清初的時候,就是標準的被別人給同化了。
至於揚州的嘉定等地的屠殺,殺害的普通百姓數以十萬百萬計,是漢族百姓的一場浩劫!
身為一個曾經保家衛國的軍人,張守仁在這等大事上,很難找到置身事外的感覺。
這也是他經常日以繼夜的工作,不講究享樂,只想更進一步掌握更多更大的權力,更多的錢財來訓練更強的軍隊。
他是軍人,必要時持戈而上,哪怕是面對群狼,也是要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