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部分

利豐行先放了五萬銀子在這裡當訂錢,三好行,和豐行,樂豐行,好幾家萊州和青州一帶的商行都是聞訊趕來,有好幾家是東主直接過來,包括利豐的秦東主在內,五月中旬前後,這些商行的東主都是齊聚到浮山這個小小的軍堡裡頭,只要來了,就不是空手,或多或少的放下自己商行能挪動出來的銀子才走。

秦東主的利豐行先放了五萬,東主來了,又是放下八萬。

做為一個家底不會超過百萬的中等商行,這一次也是算是下了血本,要搏一個重注了。

其餘幾家商行,也是竭盡全力,三萬到五萬不等,加上利豐的十三萬,就半個月時間,張守仁到手的銀子就超過了三十萬兩!

這個數字,把包括林文遠和鍾顯在內的張守仁的所有部下,都是驚的一翻好幾個跟頭!

這錢還只能算是訂銀,三百萬斤,一百五十萬石,按張守仁的打算,他的出價一律是一兩五錢銀,至於分銷商賣二兩或是二兩多都各隨其便,畢竟有的地方距海近,鹽價低些,有的地方距離海遠,可以稍高,但總價是規定不準超過三兩……張守仁是要發財,但並不是要把老百姓都嚇跑。

再好的鹽,超過了百姓可接受的價格,就必定會被市場淘汰。私鹽販子現在是少,是因為張守仁把持的官鹽便宜了,質量也好了,如果價格賣的高,就憑几百兵,甚至是幾千上萬的兵,就能把千里海岸線和所有的村莊小道都管住?

那自是絕無可能之事,想要徹底管住私鹽,就是用優質和廉價的官鹽來真正掌握住市場,只有用市場的手段,才是真正的掌控一方!

就算是限制三兩,這些大商行也是能賺的盆滿缽滿了,至於張守仁自己,一兩五的出價,成本很小,一年百萬以上的淨利潤,也是唾手可得!

如果再能衝擊外省市場,這鹽利可就是大的叫人不敢想象了!

其實鹽鐵之利,也向來就是最大的利潤,從先秦到漢武時,再到唐宋元明清,歷朝歷代,還真的沒有不控制鹽鐵之利的。

象宋朝,連酒樓賣的酒都是官營,更遑論是鹽鐵重利!

第一百一十一章 鉅額利益(2)

明朝的鹽政,實在是歷朝最失敗的,混亂雜蕪,利益極小,不要說宋人,就是代之以起的清,在鹽利上的收入,就是遠過於明。

現在張守仁能獲得如此大利,也就是鑽了明末時王朝秩序崩壞,舊有勢力土崩瓦解正在消融,新勢力尚未形成的漏洞,否則的話,憑他一個小小的副千戶土豪,坐擁百萬兩以上的大利,擱在明朝中前期的時候,早就被朝廷宰了肥羊了!

明初的沈萬三,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有了錢,就好辦事。

以張家堡為□□,四周一共五個百戶堡,四十幾個墩、烽火臺,加上堡東北、西南、東南、正北,長短不一的幾條道路也是全部修完墊土,道路兩邊的樹木也是全部重新栽種,整齊劃一,透著勃勃生機和地方上有強勢人物在才有的法度和秩序。

要知道,明朝地方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只有極少數能力逆天的強勢人物才能成為名臣。因為在明朝為地方官不僅要應付上司,還要應酬過往同僚,再加上敷衍地方士紳,每天迎來送往的開銷和耗費的精力就很大了,要是在偏遠地方,財用不足,想做事沒有錢,在富裕地方,光是每天額外耗費的精力就很可觀,根本沒有心氣來折騰了。

在江南、河南、山東這些地方為官,尤其是如此。一路上官來官往,招待不休,地方士紳勢力大,敷衍不好,這官就當不下去。

士紳權重,有時候為官三年,根本就是被這些地方上的豪強牽著鼻子走,地方官根本就是牽線木偶,這樣的情形下,能有什麼作為?

所以歷來只有逆天級的強人,一邊能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