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了。
hifi是high…fidelity的縮寫,按照意思翻譯過來就是保真度很高,用在音響器材上時,表達器材對音樂的還原度非常高。這是什麼意思呢?音響器材要還原什麼?幹嘛還得要高保真的還原呢?其實這個概念對普通人來講沒有任何意義,只對一少部分對音樂非常痴迷、對音響器材非常痴迷、對這兩者都有非常詳細瞭解的人群才管用。
我們平時所聽的磁帶、鐳射唱片、膠木唱片等等都叫音源,也就是聲音的記錄載體,只有透過這些載體上記錄的聲音素材,才能讓音響器材發出聲來,還不是亂髮,而是按照素材上面的細節來發。這麼一來,素材的多少、音響器材把素材還原成聲音的能力,就成了兩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比如一場交響音樂會,大部分人是不能去現場聆聽的,只能依靠錄音帶、鐳射唱片、膠木唱片來身臨其境。這時候除了有一張灌製得非常好的唱片之外,你還得有一套保真度很高的音響裝置,才能真的像身臨其境一般,把交響樂團的每個聲部、每個和聲、甚至是每個瑕疵雜聲都聽清楚。當然了,一般人是聽不出來的,只有少部分人才能達到這種程度,這一少部分人就被稱作音響發燒友。他們不光對音樂感興趣、有研究,同時對音響器材也格外挑剔。
那有人要問了,我們的日常所用、所見的音響器材難道不是高保真的嗎?沒錯,事實就是這樣的,大部分音響器材,包括你家的電視、音響、家庭影院系統,還有電影院、體育館、音樂會現場的音響器材都不是高保真的,它們或多或少要改變音源裡的聲音元素,以達到所需的效果。
大部分音響器材生產出來的目的並不是讓少部分發燒友去考驗他們非常挑剔的耳朵,而是用來擴音、放大、加強分貝和聲壓級用的,是為了滿足大多數普通人的聆聽需求,所以會拋棄一部分還原的功能,在工作過程中會丟掉一部分聲音元素,只保留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試問大部分人誰會在意一段音樂裡的小提琴聲音到底應該是在左邊還是右邊?單簧管的收尾音是不是乾淨?說句難聽的話,大部分人誰能聽出來這些瑕疵?如果能聽出來,那就已經是發燒友級別的耳朵和音樂素養了。所以對於大部分人來講,這些聲音細節都不需要。
而這些電子裝置在製造的時候,半導體元件和喇叭盆體材料的特性也就造成了這些細節容易在放大過程中丟失,或者不容易被表現出來。透過對擴音裝置的特殊處理,能夠儘量降低這部分損耗,這也就是高保真音響器材的宗旨。
隨著一部分先富了起來,手裡有閒錢了,就開始去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於是音響發燒友這個群體在九十年代中期也在中國慢慢出現了。不過說句實話,這部分人裡至少有百分之八十是徒有其表的,用現在話講就是在裝逼。他們並不具備發燒友該有的音樂素養和對電子裝置的深入研究,之所以追求這些高保真器材,目的只有一個,就和家裡非要弄一個書架,然後擺上各種世界名著一樣,是彰顯身份用的。
而hifi器材也隨著這些人的需求,慢慢變成了一種爛大街的標準。隨便買個耳機,上面也寫著hifi的字樣,家裡買套影院系統上面也印著hifi,就好像是個人都是發燒友一樣。這都是商家利用了人們的無知而採取的促銷手段,不印上這個專業術語好像就不夠高階。
其實高保真音響在並不適合大部分人使用,因為它的動態範圍不夠大,造價很高,使用起來非常不方便。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吧,比如說你買來一張電影碟,然後用一套高保真音響來當擴音裝置,最終的結果肯定沒有一套家庭影院系統好。
原因很簡單,高保真音響壓根就不是用來播放電影的,也不是用來放迪曲的,更不是拿來唱卡拉ok的,適合它的領域非常窄、非常文藝。這就像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