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3部分

第一批那個時候還被稱為東番島海商的臺灣海商登陸日照以後,日照就越發的繁榮了起來。越來越豐富的商品,讓日照本地的人有了一個轉賣臺灣商品的發家之路,當然前提是你得有本錢。

而那些實在活不下去的百姓被臺灣海商招收去了臺灣,聽說是去做工。但是在當時很多人都認為那些被招去的人都沒有什麼好下場,甚至有傳言說,那些人都被抓去殺了吃了,不然那會有人連那些七老八十的老人都要的。

但是僅僅過了一年,這些傳言就不攻自破了,因為當初離開的人當中,有人回來了,而且整個人都是紅光滿面的,很明顯日子過得比在日照舒服。一打聽才知道,那些人到了臺灣以後,竟然能得到一些自己的土地,日子過的別提多好了。這樣一來,立即吸引了一大批活不下去的百姓跟著臺灣的大船離開。

或許有人會問,那些官員能放任臺灣人拉人走嗎?其實這一點根本就不是問題,因為當地的官員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流民給煩死了,一聽有人願意要那些流民,他們高興還來不及呢。

事實上,大部分的官員對臺灣運人的速度反而是不滿意,因為就日照一地來說,每年的流民數量就有近萬,但是來日照的那些臺灣商人每年只能運走一兩千人,最多也就是近三千人,太慢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些個臺灣商人非常的識趣,每年都有一千多兩的銀子孝敬縣裡的幾位主要官員,雖然不多,但是對一個小小的縣級官員來說,已經算是個不錯的額外收入了,畢竟大明朝官員的工資實在有些低。

當然,這些商人帶來的不僅僅是這一千多兩的孝敬銀子和運走流民這一個大麻煩。更重要的是他們帶來的那些商品,給當地人帶來了巨大的收益,間接的也給那些官員帶來了更多的上下其手的可能。所以,不管是流民,還是當地士紳,抑或是當地的大明官員,都對臺灣商人非常的滿意,也非常樂意看到這種情形一直這麼持續下去。

這一點其實不僅僅是日照,從北直隸到蘇北地區,整個漫長海岸線上的所有州縣都差不多是這樣的情形。甚至是沿著黃河這條大河的航線,臺灣商人的足跡已經延伸到山西了。

不過,現在在日照出現了一個攪動整個局面的人,這個人一來到日照,便開始拿臺灣商人運走流民開刀。請記住的網址,如果您喜歡蘇北小白領寫的《龍起明末》

二百七十六章拿臺灣海商開刀的明朝官員

王維周,或許很多人對這個名子非常的陌生,而對這個名子有印象的人可能也會聯想到民國之時的一個漢『jiān』身上。但是這裡要說的這個人確確實實是萬里四十四年的一個進士,和錢士升,賀逢聖幾人同年。

但可惜的是此人雖然在這一年的傍上,還算是靠前,但可惜的是或許是時運不濟,亦或許是臺灣的崛起而帶來的蝴蝶效應,使得他都考中兩年多了,才被外派到日照來當一個小小的知縣。

本來這些年來的倒黴日子已經讓王偉周很是不爽了,更不爽的是來到了日照以後,竟然發現有人在向海外蠻夷之地販運百姓。雖然每次都不是很多,一艘船也就五六十人,但是聽說一年下來也有兩千多人。

這還了得!破有些書生意氣的王維周雖然不知道這樣的事情會對大明產生什麼樣的危害,也不知道,他所認為的那個海外蠻夷之地,其實是一個已經極其強大的政權,但是傳統的儒家教育讓他不能接受這樣的事情存在。因為在他看來,這些百姓都是大明的百姓,即使是餓死在大明也不能被那些化外的蠻夷所御使。

於是,毫無施政經驗,更對政治豪無真正瞭解的王維周開始發飆了。

“你們這些hún帳,竟敢販民以自féi?吾必上報知州大人,將爾等通通治罪,將那些不法之蠻夷一律逐離!”

剛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