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好了,那種專門演爛片,觀眾一看到他就倒胃口的演員,他們也不會頭腦發昏的想要去執導電影。 呵呵! 瘋了嗎? 免費主演的電視劇都沒有人看,居然還想讓觀眾們掏錢專門到電影院去受罪? 不可能! 絕對不可能! 於是,攜帶著海量觀眾好感的演員們轉型成為導演,那麼,不多說了,至少,在他的前兩部作品之時,觀眾們對他們的作品是格外寬容,格外優待,是帶著濾鏡的。 這兩方面的因素湊在一起,演員轉型做導演,可以說從起點上來說,就佔了很大的便宜。 而電影這個東西,很多人把它看做是藝術品,卻也有些人,只把它們當做是快銷產品。 其實,這也是差不多的。 電影市場上長期充斥的都是什麼樣的電影?觀眾們每逢節假日走進電影院中,他們期待的,又是看到什麼樣的作品? 不過就是解個悶而已,放鬆心情而已,你以為,他們都是奔著去觀賞一部可以在影史上留下姓名的經典電影去的嗎? 不不! 實話說,很多觀眾,或者可以說是絕大多數走進電影院放鬆休閒的觀眾,他們的格調都沒有那麼的超凡脫俗。 他們只是想要看到中等質量的,有懸念,有刺激,有笑點,有淚點的一些電影而已。 那些經典? 拜託,所謂經典,並不一定都符合大眾的口味,多得是沉悶的,乏味的,令人在電影院當中如坐針氈的。 於是,在這些中等質量的電影之中,各位演員轉型的導演,就可以有很充足的運作空間了。 一點點天賦,一點點敏銳的觸覺,再加上,對於熱門話題的把握,就構成了一部熱門電影搭建起來的基礎。 當然了,在做到這些之後,一部電影若想要獲得基本的成功,認真的執導也是不可或缺的。 拋開那些炫技不談,作為電影導演來說,講好一個故事是基本。一般來講,從演員過渡到導演的人,他們往往不會有那麼弄出那麼多的虛頭巴腦東西。 什麼感覺,什麼氛圍。 那些都是虛的,都是那些講求藝術的導演才要追求的東西,特別的玄學。 那種玄學上的事情,搞好了呢,就是神作,搞不好,就是狗屁不通還當寶。 對於只想拍出中等質量影片的諸位轉型導演來說,那都是無用的東西,完全可以拋棄掉。 但是呢,現在的電影市場上或者說是現在的各大院校的導演系畢業生朋友們,似乎也都鑽入了一個死衚衕當中。 還沒有學會走,就想先學著跑。 他們每天看的,都是些什麼戈達爾、什麼伯格曼,言必稱新浪潮,表現派,於是,在他們的眼中,似乎只有那樣的文藝片才是高階的,是高階的。 想要在導演界混出頭來,就是要奔著那樣的目標前進,向那樣的榜樣學習。 對於商業片,很多年輕的,剛剛入行的導演往往還並不是那麼的感興趣。 當然了,所謂的興趣有無,也要從兩個方面去考量。 一個呢,是確實興趣不大,一個呢,是拍攝商業片投資巨大,剛剛從學校畢業的普通學生,哪裡有能力拉到那麼大的投資? 就算是拉到了,又如何能堵上自己所有的一切,來篤定一定可以回本呢? 於是,你看,小成本的文藝片,就自然而然的變成了許多初出茅廬的電影導演的首選。 我們的電影,就不是拍給廣大觀眾的,而是拍給各位行內的大佬們的。 就是為了刷獎的! 只要有了獎項,以目前的情勢,就足可以運作出一定的知名度,也可以拉到投資。 下一部電影的投資就算是有著落了。 當然了,這樣的嘗試也是有風險的,相信我,並沒有那麼多的導演鍾情於文藝片。 很多人一開始的目標也是藉由拍幾部文藝片在業內把名氣搞起來,這之後,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潛入到商業片的水域去遨遊。 但是,現實往往也會教育他們。 你以為,商業片是那麼容易上手的咩? 再說了,你起家就是拍文藝片的,那麼,眾所周知,文藝片是不賺錢的,那些等著賺大錢的幕後大老闆們,怎麼會輕易給你機會,讓你這樣的文藝片導演來禍害商業片呢? 這就可以證明那個二元悖論了,也就是說,文藝片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