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部分

遇到別人的探索,譏笑,猥褻和輕蔑的眼光可見,子君給他的幸福並沒有堅定他的愛情,他的勇氣在很早時段都已經暗地裡隱藏著不穩定性。文中描述子君的心理活動很少,我們只能從涓生的想象中來尋找她的影子,但她的形象卻是鮮明無比的。尤其是於她的死對涓生全部的愛更是做了一個永恆,“子君總不會再來的了……她的命運已經決定她在我所給與的真實的——無愛的人間死滅了!”而這種美好東西的毀滅,才更激起讀者隨之而來的悲情意識,也許這正是揭示出悲劇人物形象的實質吧,令到我不免再次為之噓唏心痛了。

文中描述子君的心理活動很少,我們只能從涓生的想象中來尋找她的影子,但她的形象卻是鮮明無比的。尤其是於她的死對涓生全部的愛更是做了一個永恆,“子君總不會再來的了……她的命運已經決定她在我所給與的真實的——無愛的人間死滅了!”而這種美好東西的毀滅,才更激起讀者隨之而來的悲情意識,也許這正是揭示出悲劇人物形象的實質吧,令到我不免再次為之噓唏心痛了。

總之,《傷逝》中子君是個悲劇性的人物,她對愛情的盲目純真一開始就奠定了她的悲劇色彩。涓生的“無愛之愛”的傷逝雖說是以懺悔的形式寫的,但是,涓生真的覺得自己錯了嗎?“我已經記不清那時怎樣地將我的純真熱烈的愛表示給她。豈但現在,那時的事後便已模糊,夜間回想,早已剩下了一些斷片子;同居以後的一兩個月,便連這些片斷也化作無可追蹤的夢影……”這是什麼樣的懺悔??或者說涓生對於這份感情連留戀的影子都難以追尋。假使子君沒有死,這份感情是否還像現在涓生所祈禱的那樣會重來??

涓生與子君的愛情悲劇,更讓我們看到了愛情底下的更多內幕,貧賤夫妻百事哀,誰對誰錯世說紛紜,希望傷逝能給我們帶來對愛情更多的思考!”又起了一個催化劑的作用,加深加快了她的悲劇化程序。但我們應該值得借鑑的是,既不能象子君那樣愛得失去了自我個性,也不能象涓生那樣輕率地開始。還是那句老話:沒有足夠的水,就不要走進羅布泊。經濟不獨立,愛情也無法常存。

快樂就是獨立。經濟不獨立的人就不可能快樂,他必須依附別人才能活下去,這種情況下他怎麼可能快樂呢?不僅如此,思想不獨立的人也一樣難以快樂,他永遠是人云亦云,這一點我們在“堅持個性”一節中細說。

第十章 快樂的真正含義 第五十一節 堅持個性

胡適不僅是新文化運動的開創者,更是人們眼中的自由主義鬥士。即使是對被ruanjin的封建diwang,也能報以人文關懷。胡適對已經退位十年有餘的溥儀不卑不亢,與皇帝之間相敬如賓,“他稱我為先生,我叫他皇上”。即使捲入輿論的漩渦,他也能風骨猶存,為了自己的mingzhu自由,甚至不惜以身試險去勸說袁世凱、吳佩孚、段祺瑞等多名軍閥。在人們狂熱的打倒一切的geming旋風中,依然能保持自己的理性思維,並提出“多研究問題,少談些主義。”胡適的一生是不卑不亢,不向權貴低頭的一生,正如他的老師,哲學家杜威一樣,是一個比較傾向於自由派的教育家,不希望向權威低頭的鬥士。尤其是在1960年,蔣介石準備再次當選總統之時,胡適挺身諫言,勸說蔣介石放棄權利,不要參加選舉;並提議用不記名的投票方式選舉出新的總統。當然這些話語,卻不為蔣介石所接受。然而胡適就是胡適,永遠笑呵呵地向人們闡述他的mingzhu、自由和他心中的理想社會。

胡適是新文化運動的主將之一、中國自由主義的先驅。胡適生於1891年,安徽人,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家、文學家、哲學家。1915年師從哲學家杜威,接受了實用主義。回國後任北京大學教授,加入《新青年》編輯部,撰文反對封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