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0頁

劉知青聞言,頓時得意起來,&ldo;支書,我有要求。&rdo;

周支書就知道,事情不可能這麼簡單,&ldo;說吧,劉知青需要什麼支援,能答應的我儘量答應。&rdo;

他也算是為了村裡人著想,能幫就幫。

&ldo;那我現在是不是不用幹農活了?畢竟我要去縣裡跑關係,如果僅紡織廠,那我給大爺爺打個招呼就行。可這一個廠不是不夠嘛,所以你看?&rdo;

&ldo;好,我給你批假,可以不下地,你需要多久?&rdo;周支書想了想,這也算是正當理由。

就像之前司徒澤上上下下跑關係,也沒有下地,就給劉知青和司徒澤一樣的待遇。

&ldo;怎麼也要兩個月吧?&rdo;劉知青獅子大開口。

&ldo;行!&rdo;周支書咬牙答應下來,反正這位劉知青也不是幹農活的主力,以往就常偷懶。

&ldo;那工分呢?&rdo;劉知青得寸進尺。

周支書臉沉下來,&ldo;司徒知青可是沒要工分的。&rdo;

&ldo;那不行,我和他不一樣,他頂多出去一兩天,少一點有什麼打緊的,我可是要去整整兩個月。不僅跑縣裡,還要去別的縣,甚至省裡,我大爺爺關係可多了。&rdo;劉知青據理力爭。

兩個月沒有工分,他吃什麼喝什麼?

周支書思考了好一會兒,和兩位生產隊長商量了一下,&ldo;每天算你八個工分,司徒知青也有。&rdo;

八個工分不多不少,成年的男人一天能掙十個工分,能幹的女人也可以。

男知青們一般可以拿到十公分,當然了新來的除外,他們還不熟呢。

女知青基本就是八個工分,有時候比較輕鬆的話,像今天拔甘蔗這樣,就只有六個工分。

劉知青有點不滿意,但看周支書黑著的臉色,也不敢再說什麼了。

這事就這麼決定了,社員們紛紛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選誰的方案,明天集合的時候簽字表決。

回去的路上,桑語詢問司徒澤,&ldo;你說會有多少人選劉知青那邊?&rdo;

&ldo;起碼一半。&rdo;司徒澤沉吟了一會兒,給出了一個確切的數字。

&ldo;這麼多?&rdo;桑語吃驚。

&ldo;對於農民而已,越早買出去越好,即便價格便宜一點,手裡拿到錢了才算是鬆了一口氣。&rdo;司徒澤解釋道。

這不算是他們短視,只是這次事發突然,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不是每個人都臨危不懼。

再有,農村們即便有前兩年的底子在,抗風險的能力依然很差。

對他們而言,考慮太長遠的發展沒有意義,當下握在手裡的才叫人安心。

甘蔗熬糖,儲存,再運到臨縣去賣,需要的時間很長,比不上直接出售甘蔗。

&ldo;那這樣一來,我們昨天核算的成本就太高了。&rdo;桑語有點擔心。

昨晚他們想出方法後,就做了簡單的核算。

熬糖也是需要成本的,更何況是這幾十畝地的甘蔗,要趁著天氣好把糖熬出來曬乾,不然天氣變化後,糖就熬不成了。

榨甘蔗的機器,柴火,和大鍋都是成本,原本平攤到幾十畝地的甘蔗上,成本能降低很多,可少了一半甘蔗,成本就成倍增加了。

&ldo;無妨,&rdo;司徒澤握著她的手捏了捏,&ldo;我已經想好了,周圍不僅我們村種了甘蔗,還有其他地方也有。除了交任務的,能餘下來很多。農民是捨不得自己留著吃的,能換錢他們肯定願意。&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