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易迷路。故行軍緩慢、相當困難。法軍決定在一個燒製有名琉璃瓦的村莊停下來,那裡有十二來個磚窯,為京城供應蓋房磚瓦;據說,這些磚廠屬宮廷所有。見北非騎兵竟敢搶劫當地一戶人家,孟託邦將軍十分惱怒,把他們的贓物收繳,如數退還,主人驚訝得目瞪口呆。

。。

第十四章 北京啊!北京!(4)

從磚窯高處,可遙望京城。大家爭先恐後地上去觀看!孟託邦特邀格蘭特沿螺旋形梯子,一同登上那座最高磚窯的頂端,出神地觀賞北京的城樓與屋頂。

就在磚廠,聯軍聽到謠傳,說咸豐皇帝已經離開圓明園,躲避到長城外距京城東北二百五十公里的熱河(今承德)行宮了。

原來,八里橋戰役當晚,咸豐帝由懿貴妃(後來的慈禧太后)等陪伴,在圓明園福海上游船賞景。忽聽稟報僧格林沁總兵對蠻夷作戰大敗的訊息,皇帝及妃嬪不禁大驚,惟有懿貴妃勸告鎮定,力諫皇上御駕親征,以振軍心。

而在京城,一片震驚。王公,宮廷要員和內閣大臣,同樣恭請皇上暫舍圓明園,速回紫禁城,親自統督都城防務。他們認為,若皇帝打算“巡幸木蘭”,那隻會加劇局勢混亂。而且,“長毛”(指太平軍)必更囂張塵上,朝廷軍隊定將失去鬥志。在主戰派看來,還有一線補救希望:夷兵不過萬把來人,清軍兵多將廣,且可從蒙古調來援兵。總之,尚須最後一搏,必能穩操勝券……。

僧格林沁不贊同這種“絕望”中的樂觀主張。他已領教過英法聯軍的打法,生怕看到皇上落入蠻夷手中。因此,他竭力懇求皇上“啟鑾北狩”;其實,這一清室習慣,自1820年以來本已廢棄,現在成了託詞。

反對皇帝離京者提出各種異議。他們引證歷史教訓說:皇上一旦出了長城,就永難回來。況且,蠻夷還可能前去熱河找他。巡幸北狩,看來系逃避,將帶來災難性後果。有人會乘機篡位!在呈遞皇帝的陳情書中,雖未提僧格林沁的名字,但也有所暗示……。

陳情書中,有一位監察御史力勸皇上不必躲到關外。大意是,聖上何以面對社稷黎民百姓?何以面對先帝們及諸神牌位?焉能把傳承祖宗基業如履輕棄?千秋萬代,將如何評說?國運危難之時,從無君王擇“木蘭之舉”先例,欲以避之……。

然而,在僧格林沁的再三懇求之下,咸豐皇帝還是最終選擇了出走。9月21日晚間,皇上決定離京前往熱河避暑山莊。次日凌晨,他痛心疾首,先去鴻慈永祜祭祖,向先帝牌位和保佑王朝的諸神牌位辭別;後接見了宮中五大親王和大學士。而早朝時,皇帝以辦和局不善解除載垣、穆蔭之職,授恭親王為欽差便宜行事大臣,留守京師及圓明園,主持撫局,由桂良大學士協辦。

隨後,咸豐帝倉促離開圓明園,經長春園東大門直往熱河;后妃皇子、要臣,以及太監等數百人,“一律扈蹕”,另有兩千禁旅步騎護駕。此次出行極為艱難,隊伍龐大,勤務似無;因走得甚急,既不帶御廚;也未備禦帳。皇帝和所有隨行者一樣,七天七夜像逃難似的,一路經受著顛簸與困苦。在去承德路上,他平生第一次只能吃一般人那樣的飯菜,如晚餐,僅有稀米粥,睡一般人那樣沒有褥子的床鋪……。

美籍華裔史學家汪榮祖寫道,如所預見的那樣,咸豐皇帝突然北去,使北京城恐慌不安,幾道城門隨之關閉。全城百姓一派慌亂,富人窮人竟相逃離處於威脅中的城區,簡直是亂作一團。

英法雙方本來害怕出現中國皇帝北逃的情況,那樣將使他們沒有對手了,現在這竟成了事實。葛羅男爵擔心地說:“在這個奇特的國家,什麼也難以預料。要是在北京找不到議和的人,我們的處境將很困難”。

幸虧,恭親王留在北京。不過,能留多久呢?

在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