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王允等人對付主公時鐵板一塊,一旦主公身死他們的聯盟立刻就分崩離析,不過這也正好給了咱們一個機會,趁此時直接殺入長安為主公復仇。”
“殺入長安,為主公復仇。”
李諸將齊聲吶喊道。
胡軫帶來的談判條件非但沒有像王允想的那樣拖延住時間,反而讓李諸將士氣大振,迅速朝萬年縣進軍。
胡軫則帶著李儒的親筆書信趕回長安,準備串聯那些惶惶不安的西涼降卒跟李幾人來個裡應外合。
然而胡軫剛剛到新豐就碰到李肅的大軍,李肅將胡軫劫下:“司徒公有令:請文才兄助某在新豐抵擋叛軍的攻勢,以待援軍的到來。”
胡軫原是董卓起家的老人,就連董都賣他幾分面子,李肅是半路加入西涼軍的外來人,他平時見到胡軫都是文才公、胡公的叫著,如今卻舔著臉叫胡軫文才兄。
胡軫一臉的不屑,不過心裡卻嘀咕:原來自己被王允騙了,這下不但回不了長安,完不成李儒的任務,反而替王允成功拖住了李大軍幾日。
胡軫很焦急,本想派人去通知李儒,怎奈李肅用兵平凡可做事卻極為細膩,胡軫身為西涼老將,李肅自然防著他跟李等人串通一氣。
原本李肅前往新豐是防備李等人從鄭縣方向殺來,後來見李等人不顧牛輔殘部徑直從萬年方向殺來,下一目標必定是高陵。
李肅當下棄新豐而殺向高陵,半路上正好碰到剛剛攻破萬年殺來的李軍,兩軍在高陵外數十里的地方相遇。
當李儒被李、郭汜等西涼諸將擁簇著出現,李肅就知道大事不妙。
胡軫還沒等他下定決心就對他進行反戈一擊,許多西涼降卒紛紛隨胡軫反戈一擊,使得李肅陣腳大亂。
李儒趁機揮動令旗,李、郭汜、張濟親自上陣,從左右兩翼跟中間一同壓上。
李肅頓時落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再加上李肅麾下本就西涼軍多,沒過半個時辰李肅軍大潰,李肅趁亂逃走。
李趁機直追,高陵、陽陵諸城不攻自破。
待李肅逃回長安城,李已渡過渭水。
王允後悔已莫及,他想求皇甫嵩出山可又拉不下面子,最終在侄子王凌的勸說下擬下一道聖旨,請劉備派兵入京勤王。
這當然是呂布不願意看到的,好不容易他手握朝廷兵權,又封溫侯,比劉備晉陽侯看著還威風,好不容易蓋過劉備的風頭,這才不到一個月就又要請劉備入京,這不還是說他不如劉備嗎?
然而獨斷專行慣的王司徒怎會聽呂布的意見,當下令王凌出長安而去,自己的兒子卻一個不走,表示他堅守長安的決心。
李的進軍可謂神速,長陵、渭橋守軍都是西涼軍舊部,遇李便投降,等李趕到長安城下,已有軍十萬眾,十萬西涼舊軍將整個長安城圍得水洩不通。
王凌日夜不停地朝河東趕,待其帶著聖旨見到劉備時長安已傳來訊息,呂布出城與郭汜戰,不三十合刺郭汜下馬,幸得軍士死戰得脫,由此李軍士氣衰弱,不得不等攻城器械打造好再出兵,面對呂布的搦戰只好高掛免戰牌。
長安的局勢早在劉備的掌握中,因此他早在四月初就已到河東安邑,麾下大將典韋、龐德、陳到、文聘、張、徐晃等都以各種名義調至河東。
自從劉備來到河東,白波之亂已是收尾階段,且陳震聯絡徐榮反正之事也有了突破性的發展,王凌拿著聖旨而來更是給劉備收降徐榮錦上添花。
於是劉備親自率大軍前往大陽地區,如果徐榮再不反正,劉備就只好忍痛將其擊敗後再行收服事宜。
虞城,徐榮前鋒部,自從白波之亂後徐榮就從大陽城移駐此城,此後陳震來往虞城頻繁,徐榮更是加派兵馬在此。
面對劉備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