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7部分

淺單色柳枝紋褙子,一整套雪亮的米珠銀飾,不見半分顏色,連鞋尖尖上的珊瑚纓穗都去掉了,明蘭把這身裝扮在顧廷燁面前轉了一圈,問道如何。

顧廷燁翹著唇角:“大約我死了,也就這般陣勢了。”

侯府門口的燈籠俱罩了一層素白,明蘭想著澄園門口也該掛兩個小白燈籠意思下:“掛三個月差不多了吧。”誰知顧廷燁又道:“老爺子沒了那會兒,不過就掛了百日,掛這麼久,不知道的還道是我死了。”

明蘭嘆了口氣。

好吧,這傢伙最近脾氣不好,說話陰陽怪氣,動不動就冷嘲熱諷。

好比你攢足了力氣等著找仇家的麻煩,誰知還沒等你真正發招,人家就自己死了,死後還能風光大葬,那些賣你面子的大多不知內情(還沒來得及造勢),更恨不得在靈前表現一個比一個悲痛,他又不能去說‘我跟我哥是前世冤家今生對頭,你們不用太賣力的’云云。

其實明蘭也不大痛快,辦喪禮也就罷了,可那些流水價送進侯府的禮錢……她心中絞痛,大房還沒有分家,所以這些金銀財物都得歸入府庫,可將來這些人情賬估計多得她去還,也不知將來分家能落下多少渣。

但她還是寬宏為懷的勸道:“到底死者為大,人都死了,你跟他還有什麼過不去的。”

“從我會懂事起就知他活不長。”顧廷燁面無表情,“也沒見他少出么蛾子。”

他童年時代對長兄最深的印象,就是顧廷煜一邊半死不活的讓人扶著喝藥,一邊閃著不懷好意的目光向老爹進讒言,從小到大他吃了這位病人的不少苦頭,在他看來,生病不能抵消作惡,而同情也不影響憎惡,做了壞事的人,就是在病床上也應該拖起來接受懲罰。

這種觀念頗有幾分現代意味,明蘭立刻表示萬分讚賞:“夫君果然恩怨分明,真丈夫也。”

顧廷燁橫了她一眼,心情好了不少,笑罵道:“伶牙俐齒!你不去殿上跟那幫讀書人耍嘴皮子真是可惜了!”

最近他對讀書人意見很大,好吧,這是他進來抑鬱的第二個原因。

自六月起,他正式兼任五軍都督府副總都督,領左軍都督,加封太子少保,地位提升的結果就是他開始直接參與軍國參政討論。隨著時局穩定,所有的暗潮洶湧漸漸轉化為文鬥,前堂正殿成為了各派人馬的角力場,一夥子人天天在那裡口沫橫飛。

給先帝上諡號,他們要吵;給兩宮太后的儀仗待遇不同,他們要吵;人事變遷升降,他們也要吵;至於行政部署國策決斷,他們吵起來更是連飯都可以不吃。偏本朝祖制是文官節制武將,武官大多是奏報,辯駁議論屬於文官的活計。

以前顧廷燁只管自己一畝三分田時,站在殿上旁聽時可以左耳進右耳出,反正重要的東西大多會另抄數份傳送重臣自行研討。可如今,他算半文半武了,只得豎尖了耳朵認真聽,因為皇帝被文官撅住了說不出話時,最喜歡問一句‘愛卿,你以為此事如何?’

——這位愛卿通常由沈從興,姚閣老,還有顧某人輪流擔當,其它人有情出演。

以為個頭啊以為!他要是有拽文的本事,何必幹這行,靠刀口舔血混飯吃。

先帝的諡號裡要不要多加一個‘文’字,有個毛關係啊?就這點事,素有恩怨的兩派就能擺齊了人馬,從天亮吵到天黑,滿嘴的之乎者也,引經據典,從三皇五帝一直吵到先帝晚年寵幸小榮妃的不當。

這種吵架還算溫和,好歹皇帝沒很大意見,看著下頭人掐架也頗有風味。

新帝顯然太嫩,不知這朝堂之險惡,當兩派人馬爭論不下時便求皇帝仲裁。

皇帝若不答應,那就是不孝。老皇帝臨終前親自把你從不毛之地拉上來,栽培你,支援你,立儲繼位,你居然還覺著老皇帝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