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事特辦,樞密院立刻準了,馬上轉到三衙,三衙批了,馬上指示兵部發餉、發裝備,五天之內連來帶去全部辦完了。
第八十三章 吃飽穿暖
第八十三章吃飽穿暖
宋軍後勤供應。主要是糧食、兵器及戰馬。糧食實行定倉供應制度,統一實施;兵器以冷兵器為主,火藥兵器為輔,由首都及重要州府設定地兵器工廠,按照軍器監設計因式、規格、用料標準等統一製作,造好地兵器送交兵部各庫;戰馬由各馬場和馬戶中調選。
兵部的命令一下,拱州府便派人將所需的糧草,服裝被服全都送來了,兵器只是防身的兵器,剩下衣甲兵器的要到駐地的府庫領取,很有點現代軍事後勤管理的意思,美國打伊拉克,大兵們也都是空著手去,到了各個軍事基地領取儲備的武器嗎!最大的問題是馬,一下子找不來那麼多的馬,只能就地‘徵用’王爺馬場的馬,又東拼西湊弄來點劣馬充數,這些當戰馬是不行,當挽馬和馱馬還行,正好送給輜重營。
發下的軍裝,步軍冬衣有皂綢綿披襖、黃絹綿襖、白絹綿襪頭褲、紫羅頭巾、藍黃搭膊、麻鞋。馬軍用緋絹勒帛取代藍黃搭膊;冬衣增加白絹夾襪頭褲。糧草只有三天的量,這明擺著催他們趕緊走,到別處吃去吧!
對此趙檉倒是不大在意,因為他早就準備好了一切,吃得東西更不發愁,如果在襄邑不走,他儲存的糧草也夠一萬軍隊吃上兩年的,而且絕對比別人還得吃得好,不過他一直秉承‘不要白不要,不吃白不吃’的理念,這些東西雖然不如自己準備的好,但還是照單全收,服裝被褥有用的留下,沒用的正好作為儲備,留給社丁們使用。
“除非讓士兵們吃飽穿暖,否則這支軍隊必潰不成軍。”這是英國名將馬爾伯羅公爵說的話,雖然這話說的不如中國人含蓄,但是卻是大實話。漂亮的軍服能提高部隊計程車氣,這是希特勒的理念,趙檉對這個也相信,為了設計製作出適合這個時代的東西也是廢了番心思的,也可以說來了場從頭到腳,由嘴到肚子的革命。
先從腦袋上說起,宋軍士兵和軍校是不同的,他們只有衣甲,沒有兜鑾,頭上戴的是‘皮笠子’,用於防風雨和保護頭部。趙檉將這個做了改進,在裡邊加裝了英國兵二戰時戴的鐵質‘飛碟盔’,外邊依然包裹黃棕色薄牛皮用已防鏽,盔內加裝了用皮條編織的減震裡襯,可以束在頜下,這樣一來外邊看著沒多大區別,其實已經有了根本性的改變。另外每人還有個俄羅斯士兵常帶的那種別緻的黑色純羊毛特製小帽,既輕便又保暖,拉下來還能當蒙面巾使。再給他們加上一副防風防塵的全包式玻璃風鏡用來抵禦西北常見的風沙,算是保腦袋的問題解決了。
作訓服顏色採用了黃綠色,棉麻加厚混紡面料,現代通用的樣式,配有多個大容量衣兜,腦後有可以拆卸的兜帽。因為西北冬天漫長,氣候寒冷,防寒要放在首位,貼身的是羊毛保暖內衣,然後是細膩子毛料防寒服,外邊才是加裝可拆卸襯墊的作訓服,再加上一件內外兩色的毛料披風足以抵禦零下三十度的嚴寒。因為面料不防水,只好又給他們配了一件防水布做的雨衣。
軍靴採用腰高一尺的高幫設計,鞋幫是質地柔軟的小羊皮,加裝吸汗保溫的蠶絲襯裡和嵌有鋼板的厚牛皮鞋底。汗腳那時候的人也有,趙檉無法研製出現代透氣吸汗的高彈襪,只能沒人多發兩雙讓他們換著穿。手的保護也不能少,每人都是既保暖又能熟練操作槍械的羊皮手套。臥具是一塊兩尺寬,六尺長的氈墊和一個信封式的鴨絨睡袋,要不府裡那麼多的鴨子不是白養啦,這個趙檉早算計到了,連鴨毛都留著呢!
甲衣依然採用半身加厚皮甲,主要保護頸部、軀幹和腹股溝這些重點部位,胸前還可加掛備用的彈藥包和水壺,急救包、乾糧包、匕首、手槍等等這些小零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