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出入為舒和之樂,皇帝舉食飲酒為休和之樂,陛下受朝為政和之樂,太子軒具出入定為承和之樂,冬至大朝會登歌為胎和之樂,郊廟俎入用雍和之樂,祭享酌酒、宣讀祝文之時奏壽和之樂!統為‘十二和’之樂……宮廷雅樂古老悠久,黃鐘首律,尊貴無比,天子之樂,十二鍾齊鳴……啊——”
奉禮郎自我陶醉之後,發現已經沒人聽他說話,而臺上的男扮女裝小哥兒已經哭的悲悲切切!
臺上這種戲金星是不喜歡的,所以不免走神。奉禮郎剛剛講的這些,劉狐狸以前都說過,金星沒有仔細記著,其實他記著也沒用,他將來又不進太常寺供職,記那些祭祀和典禮規定的樂曲幹嘛。不過也知道大概的分類。
除了雅樂之外,近來流行起來的“燕樂”更為平民化一些。大唐現在流行燕樂主要由龜茲樂發展而來,朝廷一般宴會上都會表演。燕樂也叫宴樂,採用多數民間的俗樂,周朝的時候為天子和諸侯宴享賓客所用,又稱“房中樂”,這個名字讓金星大大囧了一把。即使他以前聽劉先生講的時候是個純潔的小屁孩,但這種在現代也算是常識……
魏晉至隋朝時燕樂概指宴飲、遊樂所有的音樂,而到了唐朝,為宮中所有俗樂的總稱。十部樂由隋朝時期的七部樂、九部樂發展而來,有《燕樂》、《清商樂》、《西涼樂》、《天竺樂》、《高麗樂》、《龜茲樂》、《安國樂》、《疏勒樂》、《康國樂》和《高昌樂》十部鄰邦樂舞。
此外在教坊中更流行的是雜曲,雜曲歷代都有,或心志之所存,或情思之所感,或宴遊役樂之所發,或憂愁憤怨之所興,或敘離別悲傷之懷,或言征戰行役之苦,兼收備載。
古代的音樂與詩歌舞蹈基本上都是一體的,到大唐時樂和舞也未分離,樂曲之中多數為舞曲。許多雜曲,如《天仙子》、《河滿子》、《破陣子》、《望江南》等都是有名的教坊曲目,這些曲名聽著也是耳熟,後來都作了詞牌的。
另外的大麴就是大型歌舞音樂劇一樣的,金星都聽說過、有名的就是《秦王破陣樂》。大麴一般分三個部分,一為“散序”,無歌無舞,無節拍地演奏音樂若干遍,二為“中序”,或叫“拍序”、“歌頭”,歌隊開唱,舞隊仍不出場,到了第三部分,“破”,或叫“舞遍”,音樂曲調變化,歌隊停下,舞隊入場,節奏逐漸急促,舞者盤旋騰躍。場面十分浩大,就第三場還有許多段落,“入破”、“虛催”、“實催”、“袞遍”等段落。
大麴還沒有機會見識,不過金星覺得肯定沒有去年驪山閱兵時候恢弘,但也小有期待。只是小有而已,因為只要他想到要排這麼大場面的大麴,要多長時間,要佔多少住宿的地方,那麼多天的排練要吃多少頓飯,他就沒那麼大期待了……不當家哪知柴米貴!
——大唐節儉之風依舊盛行!
奉禮郎似乎看出金星不喜歡看今天的表演,所以又開始介紹明天的行程。
臺上的表演金星覺得算是滑稽劇,逗人樂的,不過唱的詞金星分辨不出是什麼,所以只是乾瞪眼而已。奉禮郎會帶他來看這個,大概以為他是小孩子,會喜歡這個!這讓金星比較氣悶。又說明天去看雜技表演,那些金星在闖蕩江湖的時候已經見過不少,在青蓮時也有來表演,並沒什麼稀奇。
唐朝的雜技表演已經形成體系了,一個到處表演的雜技團裡都會有經典節目,旱船、長屩、擲倒、戲輪、跳鈴、擲劍、透梯、戲繩、緣竿、弄碗珠、扛鼎、旋盤、弄槍等等,有些其實沒什麼技術含量,比如旱船,只是裝飾的漂亮一點,小孩子會喜歡而已,不過也有見過吞劍的,據說以前還有自斷手足等幻術表演,只是高宗時期皇帝不允許,幻術表演才大大減少。金星對這個倒是十分好奇的,那大概是魔術表演吧……也許是神仙下來賺功德,但也血腥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