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叭盟�芯醪淮淼奈獯蟪�稱氛飧魷釒恐韉計笠瞪稀�
在他看來,這樣應該不會有太明顯的給楊貴平撐腰的嫌疑了。
不過媒體記者們卻有點頭疼了。
這次來的媒體記者可不少,而且大多是與政府有關聯的。可以說,很多記者都是衝著廖書記來的,可廖書記的講話內容如此簡短,既沒重點也沒傾向性,這讓大家如何去報道呢?
新聞報道也是需要抓重點、找亮點的。
還好,下一個環節就是記者自由提問時間。
記者們自然有話要問,而且目標首先是衝著廖宏才書記來的。
程若柳是《湘南日報》的首席記者,同時也是《湘省日報》的駐地記者,她平時可沒少採訪廖宏才這位地委書記。
因為熟悉,她第一個跳出來發問,並且問題還比較尖銳。
“請問廖書記,在大家看來,城關鎮這樣一個合作專案,規模並不大,應該不值得您如此重視,請問您出席這樣一個簽字儀式,是否還有其它原因?”
這個問題問出了所有記者們的心聲,大家都尖著耳朵聽了起來。
廖宏才身為地委書記,情商還是很高的,這樣的問題難不倒他。
“我之所以來參加城關鎮這樣一個農商合作專案的啟動儀式,自然是有重要原因的。”
廖宏才第一句便有點語出驚人,記者們更加凝神靜聽,生怕錯過關鍵內容。
“大家都知道,咱們湘南地區原本就經濟欠發達,下面的很多鄉鎮更是處在貧困線的邊緣。為了幫助老百姓發家致富、過上好日子,我們的基層幹部們一直在努力,但卓有成效的好路子一直沒找到。”
廖書記的這一句立刻就獲得了大家的認同,因為他說的確實是事實。
廖宏才話鋒一轉:“單從專案的整體規模來看,城關鎮的這個農商合作專案確實不大,可它卻是一條提升地方經濟、帶動老百姓共同發家致富的新路子、好路子。”
“單是這一點,就值得我這個地委書記來跑一趟,我希望我這個地委書記還能稍稍有點面子,能帶動全地區的基礎幹部來學習城關鎮幹部們這種勇於探索的精神,也能帶動更多的企業向吳大廚食品學習,為改善當地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做出應有的貢獻。”
最後的這一句,廖宏才稍稍幽默了一下。
廖書記竟然拿地委書記的面子來調侃,大家立即笑了起來。
廖宏才的這個回答是非常成功的。
媒體記者們似乎明白了,廖書記之所以出席如此小規模的一個專案,是因為關心地方經濟的發展,關心老百姓的脫貧致富問題。
廖書記心繫全地區老百姓!
記者們似乎找到了本次活動的亮點。
“廖書記,請問您是否看好這個合作專案的發展前景?”
有一個尖銳的問題被提了出來。
當然,這樣的問題也難不倒廖宏才。
他笑道:“這個問題你們不應該問我,而是應該問這個專案的主導企業,只有起主導作用的吳大廚食品做好了,與它合作的農戶才能真正受益,只有吳大廚做大做強了,受益的農戶才會更多。”
廖宏才成功地把大家的注意力轉移到了吳大廚這家主導企業身上。
不僅如此,他還鄭重其事地加了一句:“對於本次活動,我希望你們媒體記者的眼睛不要盯在我這個地委書記身上,而是要盯著專案本身,以及吳大廚食品這家主導企業,並且能長期關注一下,看看這個專案是否真正能給老百姓長期帶來實惠。”
這句話給媒體記者們的誤會有點大。
按照廖宏才的本意,他是希望轉移媒體記者們的視線,不要讓大家盯著他來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