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手說道:“公元,你為何今日在早朝之上,對陛下說這樣的事情,你知不知道,如今,鄴城人心渙散,若是這個不知道是真是假的訊息一旦散佈開來,那鄴城必然人心惶惶,到時候,鄴城更加危急了。”
聽到辛評的責備,沮授當下苦笑地說道:“陛下這樣問我,我當時被陛下問一個措手不及,根本沒有考慮到那麼許多,因此說漏嘴了。辛大人,授身體不適,暫時告辭了。”
他說著抱拳便離開了。
看著沮授離開,辛評的眼神生出了一絲灰濛濛的感覺。沮授會說漏嘴嗎?只怕是有意而為吧!自從沮授得知田豐死後,而陛下又一次又一次地冷落他,他的計謀一次次的失敗,他整個人似乎和陛下有說不出的隔閡了。
沮家在廣平是大的世家,而沮家就得沮授一人在朝為官。沮授就算不為自己,也要為家人打算了。
“嘿嘿,辛大人,你可以看出今天沮公與情況不對吧?”郭圖當下嘿嘿地笑著在辛評的面前出現。
“公與只是有些累了。”辛評當下說道。他能感覺到沮授眼眸裡帶著的那深深的倦意,而且憑著他多年和沮授的交往,他覺得沮授不會背叛袁紹的。就算袁紹對他冷落,以沮授這個人,也會從一而終。不會再另投他人。
“是麼?如果辛大人,你知道這沮公與最近和崔季兄弟二人交往過密,你還會這樣說嗎?”郭圖當下冷笑地說道。
辛評聽到這話,眉毛不由地跳動了一下。
崔家,在河北算是一個很大的世家,是除了司馬家、甄家、衛以外的又一大世家。而崔家有兩兄弟,一位崔琰琰,字季,另外一個就是崔林,字德儒,兩個人都是極其有才華的人。
崔家祖輩為漢朝,因此對大漢是說不出的死忠。因此當袁紹謀奪劉和的帝位的時候,崔家就反對,再後來袁紹毒死了劉和,崔家人便不再在袁紹帳中為官。
尤其是崔琰這個人,更是三番五次出言諷刺袁紹,說袁紹枉為四世三公之後,做這樣謀逆之事,辱沒了袁家的祖宗,讓袁家的祖宗蒙羞。為此袁紹十分震怒,當下將崔琰下了獄,若不是後來沮授等人極力反對,袁紹又不想失了人心,只怕這崔琰早就被斬殺了。
若是沮授和崔家走得很近,那確實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劉備自稱漢王,自認為高祖的子孫,背了一個皇叔的稱號,若是崔家的人和劉備的人馬勾結,而沮授也暗中透過崔家投靠了劉備,那可是大大的不妙啊。
看到辛評臉色異樣,旁邊的郭圖忍不住說道:“怎麼樣?辛大人,你我都是大公子的人,郭某也沒有必要去騙辛大人你。辛大人,你為人正直,自然不會往歪了去想人。可是那沮授,那可是什麼人?他屢次向陛下獻策都失敗了,難保他不會生出二心啊。呵呵,辛大人,你好自為之吧!”
郭圖當下走了。而辛評內心卻極為複雜。
在這個時候,最忌諱的就是人心不穩,辛評知道,可是他聽到完了郭圖這話,再也做不到像以往那樣信任沮授了。
崔家,一定要看住崔家,萬不能讓崔家和城外的劉備的大軍勾結,到時候裡應外合那鄴城就危險了。(未完待續,)
第九十三章:破鄴城(四)
袁熙所率領的五萬人馬就駐紮在廣平城外。從范陽到廣平,這一段路程,他的五萬騎兵,竟然足足走了半個月。
在別人的眼裡,袁熙是一個膽小之人。他天生性格極為懦弱,在三個兄弟當中,他是最不受袁紹喜歡的一個兒子。也正是因為如此,當初袁紹才將又窮,又偏僻,又冷,又難治理的幽州交給他,讓他去應付公孫康。
可是事實上,袁熙並非是這樣一個人。他上面有兄長,他下面有小弟,從小到大,父母親從來沒有看到過他的存在。而他也有自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