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一個月以後,我點名時不出聲,僅出示姓名卡,要求孩子看到自己的姓名卡大聲念出自己的姓名並喊“到”。孩子們都焦急地瞪著卡片,看是否輪到了自己,輪到的喜笑顏開,大聲念名字;沒輪到的則全神貫注。這種形式不僅鞏固識字,能迅速地建立起夥伴關係,還極好地培養了幼兒集中注意的良好習慣。
第三步,出示姓名卡,要孩子全體拍手念出,拍一下手念一個字,讓幼兒感知字與音的對應。
第四步,出示姓名卡前將一張空白卡片覆于姓名卡之上,然後慢慢逐字抽開,幫助孩子從逐個分辨過渡到整體認讀。這種方法具有遊戲性,幼兒很感興趣,效果很好。
兩個月以後,全班大多數孩子上美工課能幫老師發本子。這在我的十年教學生涯中,是首創。往常是小班畢了業,還不認識自己的名字,可現在剛人園兩個月的孩子就已叫得出全班每一個小夥伴的姓名,並且組成每個人姓名的每一個字也都認識了,孩子們不知道有多高興。他們像發現新大陸那樣的說:“申”是“申珍馥”的“申”,“謝老師”的“謝”和“謝謝”的“謝”是一樣的。
(2)生活和活動識字法。幼兒園整日的生活和活動有許多環節,如吃飯、睡覺、做操等。把這些環節用漢字書寫下來,再讓幼兒看字行動:我出示“碗”的識字卡片,讓孩子開始拿碗;出示“吃飯”兩字,開始吃飯;進行曲響起,讓幼兒唸完“下樓做操”四個字再排隊出去鍛鍊。卡片要寫得工整,字要大,使孩子看得清。我是用油畫棒寫在硬紙板上的。
通常,我們都是用口語這種聽覺語言來命令幼兒進行動作的。現在,在使用聽覺語言的同時輔以視覺語言——文字,孩子們不但沒有增加壓力的感覺,反而非常快活地跟我讀、認、指,在不知不覺中識了字。為了鍛鍊幼兒的記憶力,我又取消聽覺刺激,僅憑視覺語言來指揮幼兒的行動,既複習鞏固了學過的漢字又培養了孩子的判斷力。
(3)教學環節識字法。為了使識字活動不影響幼兒園的正常教學,我把識字巧妙地穿插在各種教學活動過程中去。音樂課上,我教唱歌曲《新年好》時,透過認讀這三個字引出歌曲的名稱。指著掛曆紙上寫得大大的歌詞,先教讀,後教唱。漸漸地,幼兒會唱歌了,也認識了歌詞裡的漢字。這種在唱歌中識字的方法如同在閱讀中識字,先給幼兒整體印象而後抽出其中的生字來認,如歌詞中的“祝賀”兩字。這樣,幼兒就不覺得抽象,他們可以把它塞回到歌詞裡去。如此識字,使教唱歌與教識字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我們班的孩子學會朗讀的3首兒歌3首歌曲中的歌詞,都是這樣學會的。而且他們對唱熟了的字永遠不會忘記。
(4)環境識字法。我把幼兒活動室內牆飾的畫面都配上文字,在室外走廊上我佈置了一條大大的識字走廊,裡面有每週的識字內容,有兒歌、古詩、謎語和歌曲的歌詞。飯後自由活動時,孩子們總愛到識字走廊前相互此誰認的字多,顯得很快樂。活動室的後面,還有條長長的鐵絲,上面掛滿了生字表;黑板一角固定記錄當天認的字……總之要讓孩子生活在文字的海洋中。
幼兒集體識字也能出效果(2)
(5)識字與連詞讀句並用法。識字的本身不是目的,是提前發展他的閱讀能力,讓他早一天到知識的海洋遨遊,去領略知識天地的綺麗風光,進而發展其良好的自學能力。因此從一開始教識字,我就注意把識字與讀句結合起來。學會“小朋友”“喝水”“再見”幾個詞的,馬上組成“小朋友喝水”“小朋友再見”的句子引導幼兒朗讀。只有字與字的結合成了詞,組成了句,文字才有生命。
幼兒剛會認十幾個字,我就及時引進連詞“和”與“的”,便於組成短語,如“小朋友的皮球”“餅乾和蘋果”。我想我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