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0部分

了吧。

接下來的幾天,海州城裡訊息靈通之人都聽到了知州大人喜得麟子的訊息,不少人送來了很多補品。沈歡在海州在東海佈置好出海事宜後趕了回來,說要儘快見侄兒一面;歐陽發也上門來觀看,不過讓他失望的是沈歡親自告誡他莫要在報紙上刊登這些小道訊息了;就連歐陽修這等老人,關心後輩,也來看了一眼,讓沈家大小感激不已。

總之又熱鬧了幾天。

當一切歸於平靜之後,沈歡的心思才回到了正事之上。一打聽,他才發現,京城朝堂的局勢又有一番變化了。而蘇軾安置,也有了著落。

三月初十,沈歡才從京城的來的報紙上知道了朝廷對蘇軾的安排。

報紙來得遲,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已經是多日以前

沈歡兒子出生日的前十天,京城福寧殿。

宰相司馬光與皇帝趙頊相對而談,偌大個福寧殿就他們君臣兩人。

趙頊一臉興奮,看著沉穩地司馬光,說道:“司馬相公,子賢提議設立海關之策,你覺得如何?”

“全憑陛下裁決。”

趙頊不悅了:“司馬相公,朕是因為對你的信任,才把你找來相問。你也知道,子賢來的奏章裡頭,涉及到海軍之事,另外還有海鹽,朕不好當著諸位大臣之面說出來,事惟有你知道,因此朕也只有你問了。你莫要與朕打馬虎

“臣不敢!”司馬光恭敬地說道,“臣在說出本意之前,還是想先問陛下一句,陛下覺得這個海關可設立嗎?”

“為何不可?”趙頊大是振奮,“你也看到了,子賢在海州做海貿,才一年多就上交了兩百萬貫的賦稅,如果算上海軍裡面的一百萬貫,那就是三百萬貫!三百萬貫呀,都比得上朝廷鹽一般的收入了。而且子賢也說了,隨著產鹽能力的增大,還有海船隊伍的擴大。今年的收入將會更多!如果有朝廷轉設一關來處置這些海貿,那將會產生多大的利益呀!千萬貫?還是幾千萬貫?朕都不敢想象了!因此,這個海關,朕一定要設地!”

司馬光平靜地點頭,其實心裡已經暗地裡在笑了。昨日陛下召見,商討了海州一方上交賦稅地示意之後,震驚地他回到府中就受到沈歡寄來的信件。心裡沈歡沒有任何隱瞞地把在海州做的一切都詳細說了,包括海鹽與海貿。

他的意思就是設立一個海關,讓蘇軾來做這個負責人。一來讓蘇軾避一避朝政的風頭;二來這裡確實能出政績,最適合蘇軾不過了。待得兩三年,憑此功績,入京為官也不會有閒話了。

回信地意思就是讓他這個服官家讓蘇軾出任,免得便宜了別人——有此利益,別說官家了,就算司馬光這等臣子都會同意這個海關的設立。對於這一點,沈歡從來沒有懷疑過。因此圍繞地主題更多是如何讓蘇軾走馬上任。

瞭解詳情之後的司馬光,先是驚,後是喜。驚地是沈歡的動作。喜地是沈歡是他的人,還有蘇軾的安置也有了去處。這些日子,蘇軾在朝中的日子並不好過,官家不喜,朝臣攻擊,都讓他好不狼狽。

作為這次領他進朝的人,司馬光也不好受。現在有了更好的去處,就再好不過了。雖然無奈人才遠走,可這是以退為進的策略,不得不為之。就像當年沈歡出海州一樣!

因此剛才聽得官家設立海關地強硬態度,司馬光才高興不已。想了想,說道:“陛下說要設,臣當然不敢說不行。再說這確實於國於民都有利,不過這個海關,該是什麼品級。由誰來管呢?”

趙頊一愣,才一日的時間。他還真沒有仔細考慮過,不由問道:“那司馬相公是何主張?”

司馬光說道:“臣覺得可以把此海關命名曰大宋海貿總關。職責是負責大宋天下的各處海貿。在沿海各路設立一些港口,專門從事海外貿易。海關就總體負責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