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成千噸的炸彈投擲到莫斯科和蘇聯其他城市,每一次大規模的攻擊都使成千上萬的蘇聯軍民喪生,受傷的人數更是成倍地增長,失去家園的人數增長了10倍。
3月2日,中國空軍對莫斯科的轟炸又一次達到了**。這一天中國人的處心積慮和經驗全都用在這次轟炸中了。可以說是典型的縱火行為。空襲的重點集中在莫斯科市中心區。中國空軍從一開始就使用帶降落傘的重型烈性炸彈破壞自來水的主要管道。被炸而起火的地方有6500處之多。火車站和碼頭遭到了嚴重破壞,莫斯科市委辦公廳也被毀於炸彈和大火。
至1945年3月中旬,中國空共出動飛機20餘萬架次,被擊落356架,而莫斯科則遭受了最為徹底的破壞,成為了一座火山地獄。莫斯科附近其他城市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據不完全統計,在1944年11月開始的“莫斯科之戰”中,中國空軍總共向蘇聯投擲了26萬噸炸彈,造成84。7萬蘇聯軍民傷亡,50多萬幢房屋被毀。正如楊朔銘預料的那樣,中國空軍恐怖的轟炸打垮了蘇聯民眾的鬥爭精神,蘇聯全體民眾空前團結,同仇敵愾的狀態消失了。而且,在這場戰爭中,蘇聯空軍損失了3733架飛機,近2000名飛行員。中國損失作戰飛機925架,飛行員312名。英勇善戰的中國飛行員給蘇聯造成了無法承受的損失。
1945年3月10日,柏林。
柏林希特勒大街的林蔭道上,一個俄國人走到正在散步的德國首相施特拉塞爾跟前,建議與他共進午餐,同時談一些可能涉及雙方利益的事情。他的神情完全是善意的,臉上見不到通常在實施搶劫或者逮捕行動時的不安跡象。
“我請最好的菜。”他補充道,“您意下如何?”
鋪在寬闊林蔭道上的德國梧桐樹葉已經開始發黃,變得像金屬一樣,呈現出智利蜂蜜的顏色。然而見不到一點秋意,天氣暖和,施特拉塞爾面對柔和的陽光,不知為什麼奇怪地聳聳肩膀,輕聲答道:“為什麼不去呢?”
“不知為什麼,我覺得您會拒絕。”
施特拉塞爾又看了看面前的俄國人“一個體格十分健壯的人。”他想,總的說,他們十分健康,這是可以理解他們不瞭解戰爭,生活在遠離發生慘劇的地方,他們年輕,幾十年的歷史,算不上成年,僅僅是幼年。
他清晰地記得那個細雨濛濛的日子。本地報紙刊登了斯大林這位“偉大的統帥”在莫斯科發表的講話。在德國國會向聽眾介紹蘇聯最高領袖的不是別人,正是德國外交大臣巴本伯爵本人,這就使斯大林的講話具有特殊意義。白紙黑字,一篇發言中提出了整整一套計劃。
讀了斯大林的講話,施特拉塞爾放下報紙,艱難地從吱吱叫的椅子上站起來(在他所謂的“客房”的小屋裡有三把椅子),來到街上。
3月,儘管天空萬里無雲,卻仍然飄著菲菲細雨,人們躲在雨傘下,僻裡啪啪地路過水窪,只有真正的騎士光看頭,穿著實大衣大步走在街上——雨水並非子彈,這不可怕。首先要考慮的是自己的儀表,絕不能舉正不雅地躲避什麼,更不要說避雨。
他無目的地在城裡漫步。讀了報紙上的文章之後他無法集中精力。因此,當他發覺自己走到了市中心時,不禁心中一驚。對面就是蘇聯使館。高大的建築不時有人出出進進。現在已經9點鐘,開始上班了。施特拉塞爾站在報亭旁,瀏覽著報刊雜誌,賣報人像海盜一樣把寬大的貝雷帽壓到眉際。他的一隻眼長了白翳,每當聽到他聲嘶力竭的叫喊,施特拉塞爾都要全身震動。
“看一看斯大林歷史性的講話,他要和中國血戰到底。”
施特拉塞爾望著進入使館的俄國人。這些人身高馬大、健壯。好像穿著制服:因頭大皮鞋、網眼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