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5部分

何的私人恩怨啊!可是,事實上,吳三桂就是感覺到了這樣的怪怪的眼神。

在戰場上,吳三桂是殺戮果斷的。可是,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吳三桂卻是很謹慎的。

他的確有投靠虎責軍的心思,卻沒有到非投靠不可的地步。因為,高起潛的逮捕下獄,並沒有殃及到他。相反的,他帶領的部隊,甚至還增加了一點。

吳三桂可以清晰的感覺到,朝廷是在拉攏他。在給他增加部隊的同時,還慷慨的給了他一個右軍都督府都督的頭銜。這樣的頭銜,即使是他的父親都沒有的。說實話,這個頭銜,的確讓吳三桂高興了好幾天,對朝廷的忠心,似乎又強烈了一點。

在祖大壽帶著大量的遼東騎兵投靠了韃子以後,名震一時的遼東騎兵,就只有吳三桂這四千人,是完全掌握在朝廷手裡的。朝廷投鼠忌器,的確不敢對吳三桂有太大的刺激,否則,這最後的四千騎兵,恐怕也要灰飛煙滅了。因此,無論是新首輔楊嗣昌,還是兵部尚書陳新甲,都覺得有必要,將吳三桂拉攏住。

事實上,吳三桂一真覺得,朝廷對他的印象都不錯。他的升遷之路,向來都是順風順水的。當初他率軍救出父親吳襄,朝廷還一度以此為佳話,傳孝九邊。他吳三桂的名字,從此被更多的人熟悉。撇開張準不論,他吳三桂,乃是朝廷軍隊中,最年輕的總兵官。

就是因為一直覺得朝廷對自己也不錯,吳三桂才始終無法狠下心來,投靠到虎責軍那邊去。如果沒有張準那種怪怪的眼光,或許吳三桂會主動一點。可是,一想到張準那怪怪的眼光,吳三桂就忍不住猶豫。他潛意識裡感覺,好像張準對於他的投靠,也不是十分的期待。

甚至,可能還有點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意味。

只要想到張準的怪怪的眼光,吳三桂投靠虎責軍的念頭,就很快消散。有一段時間,他甚至忘記了這個念頭。一直撤退到了西安府以後,這個念頭,才慢慢的強烈起來。沒別的,主要是現狀有點不太好。如果他不能另覓出路的話,只怕是要為朝廷殉葬了。

朝廷帶著大量的人馬,撤退到了關中,導致這裡人口劇增,物價飛漲。西安府的情況,正在慢慢的向京師轉變。甚至,有可能變得比京師更加的糟糕一點。在京師,好歹只要你有錢,還能買到充飢的食物,但是在西安府,恐怕有錢也有點難度。

陝西關中除了西安府周圍的一塊,其他地方,都被戰亂反覆的蹂躪過了,十室九空,赤地千里,根本不可能有什麼糧食出產。關中所有的糧食,都要從其他地方運送過來。在某些時候,甚至連最基本的飲水都不能保證。

在京師的時候,是物價飛漲,到了關中以後,物價還是飛漲,不要說一般的官員,就是上層的高官,都有點支撐不住了。很多逃到這裡的官員,都已經絕望了,紛紛自謀出足各。誰也不知道他們去了哪裡。有不好的訊息傳來,說已經開始有人吃人肉了。

物資短缺,物價飛漲,食不果腹,衣不蔽體,自然讓士氣低落到了極點。大家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思考如何填報自己的肚子。軍隊也是如此。儘管朝努力的保證軍隊的供應,卻也是三天兩頭的短缺。所有的朝廷軍隊,都已經到了崩潰的邊沿。

“部隊的情況怎麼樣?“某天,吳三桂心事重重的問自己的軍需官。

“沒有糧食。”

“沒有草料。”

“沒有被褥。”

軍需官張口就來。

什麼都缺,什麼都沒有,這就是吳三桂的現狀。

他帶領的可是五千騎兵。騎兵的消耗,要比一般的步兵多得多。騎兵有戰馬,需要消耗大量的草料。關中各地,都已經被蹂躪得不成樣子,又長期乾旱,不要說黃豆、苜蓿之類做成的草料,就是最基本的青草,都無法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