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裘風拿出更多的資料,送到盧象升的面前,向盧象升說道:“盧指揮,你的後勤聯絡處,就設定在登州城。有什麼後勤方面的需要,你都可以和後勤聯絡處聯絡。這份資料就是聯絡處的人員名單,他們都已經接到通知,會積極配合你的要求。”
張準朝楊廷麟說道:“九臺先生專心軍務,這後勤上的事情,還請伯符先生多加操心了。”
楊廷麟急忙說道:“能夠得都督大人厚愛,伯符不敢不盡力。”
盧象升看過相關的資料以後,沉默片刻,有些詫異的說道:“我軍不需要在朝鮮就地籌糧嗎?”
張準搖搖頭,明確的說道:“不必要。”
|佔象升欲言又止。他畢竟是文官,聖賢書讀多了,天朝上國的觀念,還是很重的。在他看來,在朝鮮就地籌糧,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啊。我的軍隊替你打仗,保護你們的安全,你們負責出錢出糧,那是很正常的事情啊。只要朝鮮有糧食,就沒有必要從後方運糧。既可以節省自己的糧食,也可以減輕後勤的負擔。當年明軍在朝鮮和日本軍隊作戰,同樣是朝鮮人負擔部分的錢糧的。
楊廷麟同樣有些不解,還以為張準是面皮薄,不好意思向朝鮮王室開口,就主動的說道:“都督大人,我軍為朝鮮王室抗擊韃子,流血犧牲,部在所不惜,他們應該賙濟糧草才是。下官到了朝鮮以後,一定會和朝鮮王室好好的說說,讓他們主動負責我軍的糧草。”
張準微微一笑,不以為然的說道:“兩位誤會了。我軍真的沒有必要從朝鮮獲取糧食。
其實,我軍需要從朝鮮得到很多東西。不過,這些東西不包括糧食,而是木材、鐵礦石、硫磺、硝石、馬牛羊皮、動物骨灰等等。“楊廷麟詫異的說道:“我們的糧食,可以自足嗎?”
張準朝楊裘風點點頭,讓他介紹更多的情況。
楊裘風翻出另外一份資料,娓娓的說道:
“六月份,我們轄區內的冬小麥,獲得了較好的收成。根據不完全的統計,在登州、萊州、青州、濟南等四個府,總共播種冬小麥二千三百多萬畝,每畝平均產量大約二百五十斤,總產量大約五十七億斤。換算成石,大概是三千萬石。我軍透過賦稅,可以獲得大約三百八十萬石。”
楊延麟驚愕的說道:‘:這個數字可靠嗎?“楊裘風肯定的說道:“當然可靠。“楊廷麟默然半響,才喃喃自語的說道:
“朝廷大勢已去矣。”
盧象升微微嘆息一聲,同樣有點遺憾的點點頭。在這樣的亂世,是否有足夠的糧食,基本就是衡量一個勢力強弱的標準。朝廷最缺乏的就是糧食,虎責軍最不缺乏的就是糧食,這種明顯的差異,足夠將朝廷推向萬劫不復之地了。
虎責軍在山東一地,就生產了這麼多的糧食,的確是令人驚訝啊!這樣的時局,糧食本身就是非常強大的武器。韃子到處搶掠,搶掠的最多的,不就是糧食嗎?一旦沒有糧食,金銀財寶什麼的,全部都是廢物。金銀財寶可以當飯吃嗎?
在半年前,在北直隸,兩人都因為籌糧的問題,絞盡腦汁,最終還導致部下搶掠,鬧出很多的風波來。要是有足夠的糧食在手,他們又怎麼會如此的艱難?事實上,要是朝廷有足夠的糧食,救濟各地的災民,又怎麼會出現這麼多的流賊?說來說去,民以食為天,沒有糧食,什麼情況都會出現。而有了充足的糧食,就有了爭霸天下的基礎。
三百八十萬石的賦稅,加上各地自勺存糧,足夠養活百萬人了。一個人每年最多消耗四石的糧食。事實上,虎賁軍到目前為止,總兵力還沒有超過五萬人。加上其他的官員,最多六七萬人。換言之,就是虎賁軍可以積累更多的糧食,或者是用糧食來救濟更多的災民,大大的增加轄區內的人口。
難怪張準不需要從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