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賊人停於二百步外,最好的弓手也沒了準頭,你能否?”連儒生也覺得不太可能。須知大宋弓手正常射遠皆在一百五十步之內,頂尖兒好手也不超過一百七十步。
“所以我才要最好的弓!”小五表現出的沉穩遠遠超出了他的年齡,不再多說話,像跟樹樁似地立在那兒,居然閉目養神起來。
時間緊迫,韓肖胄好不容易抓到這根救命稻草,又見儒生對少年莊漢有所瞭解,也只有用人不疑了。
眾人皆將信將疑,互相打聽著這個小五到底是何方神聖。卻是年初剛投靠過來的一個佃客,來自毗鄰安陽縣的湯陰縣,平日披星而作,戴月而息,很是勤勞本分,木訥寡言,倒沒看出竟是深藏不露的一條好漢。
“良弓來了!”二公子韓彬人未到聲已至,正焦急等待的眾人皆轉頭望去。
'貳' 箭破顱
小五的雙眼也隨之睜開,目光落到韓彬為穿過人群而擎起的弓上,頓如撥雲見日般閃亮起來,這是一張古銅色的簡樸大弓,沒有任何雕飾,弓臂的長度和粗度均超出了尋常的牛角硬弓,弓弦反而更細,他脫口而出:“好弓!”
“當然是好弓,豈不聞‘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膽寒’?這可是我的太曾祖征伐西賊時繳獲的戰利品,據說能射四百步,可惜幾十年來無人能開。”韓彬忍不住誇耀道,他的太曾族,自是三朝宰相韓琦。大宋王朝為避免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故事重演,習慣以文臣甚至宦官統領軍隊,當年韓琦便曾統兵對西夏作戰。
“原來是魏公傳世之寶!”小五躬身一拜,恭恭敬敬地接過大弓,勾弦一試,恰似千里馬配上了黃金鞍,神采飛揚道,“拿箭來!”
先前取弓的護院遞上一袋鵰翎箭,小五取出三枝,兩枝咬在口中,一枝搭在弦上,遙遙指向一個方向,作了一個請眾人閃開的動作。
這個方向的人群忙不迭閃出一個空檔,剛好對著院中的一棵老榆樹,距離不下二百步。但見小五將箭頭一仰,居然瞄也不瞄,拉弓就射,一箭剛離弦,另一箭已上弦,如此一氣兒射出三箭。
眾人看得大眼瞪小眼,不知是誰先起的頭,一齊擁向老榆樹,到得跟前,但見三枝鵰翎箭呈品狀釘在主幹上,入木甚深,一片喝彩,這等弓力和射術,端的前所未見。
“好漢,快點動手!”韓肖胄終有了信心,催促道
小五站在大樹前對著靶點端詳片刻,點點頭,輕輕拔出一箭,轉身而去。拿箭袋的護院提醒道:“好漢,箭袋!”
“一枝足矣!”小五撂下這一句,頭也不回地上了望樓。
見籌銀的正主兒半天沒出現,只有一個少年莊漢去而復返,下面的盜匪愈發鼓譟起來,那匪首不耐煩地打著馬蹄兒,嘴裡兀自對韓九兒不乾不淨:“小娘子,俺見過的美人不少,可比起你來都差得遠了……你還沒有婆家吧,不如許了俺張超吧。”
韓九兒漲紅了小臉不理匪首的調笑,只把期翼的目光投在望樓和大門上,她深信疼愛自己的父兄一定會想辦法救自己的,對這個意外冒出的莊漢也有些好奇,這麼遠,她看不清他的五官,但也能看出他年紀不大,卻怎麼也想不到他就是自己獲救的希望。
望樓上的少年莊漢忽然擎起一張弓,將盜匪嚇了一跳,以為情況有變,陣腳一陣混亂,卻聽得他喊道:“好漢,衙內有封信,要射於你!”
本能地嚇得躲在韓九兒背後的張超兩邊一望,韓府並無其他的動靜,而且這麼遠的距離,只要不是強弩,弓箭怎地也射不到,不由暗罵自己過於小心了,平白折了頭領的威風,重又探頭出去,扯起喉嚨:“老子不識字,看甚麼鳥信?只要看白花花的銀子!”
居高臨下的小五要的就是這個舉弓平瞄的極微間歇,閃電般搭箭上弦,拉若滿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