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賤民”低頭,要是放到他們勢力可控制的地方,這些“賤民”命都是他們的,那會給他們討價還價的機會?可是西北六縣是太史慈的根本,哪有人敢在老虎嘴上拔毛?

矛盾的爆發還是來了。

自青州安定後,西北六縣的一些施政措施開始在整個青州普及,儘管太史慈已經非常小心地儘量不去觸動世家大族的神經,但即便是這樣,還是有某些事情仍然惹起了世家大族的不滿。世家大族時時刻刻想要推翻西北六縣的那一套做法。

機會終於來了。那就是興辦學校的問題。

()好看的txt電子書

漢代文化鼎盛,興辦學校當然無人反對,可是問題的關鍵在於學校的學習內容和到底哪些人有資格上學上。

此刻的太史慈頗為頭疼地看著自己眼前的這些參與會議討論的人。

這裡包括太史慈最初的班底,王豹等人,還有自臨淄與自己歸來的名士管寧等人,還有泰山群盜臧霸等人,以及一些於自己在方方面面來往密切的世家大族的代表。

現在這些人正在為因為學校的問題而爭論不休。

青州各個世家大族的代表齊齊認為學校的設立當是為世家子弟而存在的,那些“賤民”的後代豈可登堂入室?

此語一出,眾皆譁然,馬鈞這大發明家不善言辭,聞言只是皺了皺眉,卻沒有開言。

伊籍是最早跟隨太史慈的人物,雖然在觀念中一樣輕視百姓,但是西北六縣幾年的變化讓他深深知道太史慈建立平民學校的好處,至少西北六縣的製品已經越來越精良了,而且太史慈在去臨淄前語重心長地對他說的那些話他到現在還是記憶猶新,但基於對世家大族的敬畏,伊籍無法開言反駁,甚至在內心中還認同世家大族的說法。

王豹這墨家弟子最受不了的便是這樣的言論,正要出聲反對,大儒管寧便已開口道:“此事往往不可。所謂‘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萬民的教化豈可有一日之缺?百姓知義好禮對國家才有幫助。”

管寧是當今名士,又出身寒門,當然對世家大族的說法不甚贊同,此刻他一開口,別人唯有聽著的份兒,哪還敢開口?

不過管寧也覺得在同一所學校中世家子弟與平民學生同進同出不合於禮,所以補充道:“最好是以出身門第來劃分學校。”

這句話使得世家大族勉強接受。

王豹卻不滿意,不過墨門子弟最重實際,既然已經達到了自己讓平民百姓也能夠讀上書的願望,也就不出聲了,更何況,他對管寧還是非常的尊重的。

豈料孫邵在旁說道:“不過這學校的教材卻要仔細斟酌斟酌,那些什麼‘算術’、‘冶金’(打鐵)、‘農術’、‘木工’(工匠)‘格物’(物理初步)等豈會是聖人先王之道?哪能和聖人之言並駕齊驅?”

眾人聞言有不少人不僅為孫邵捏了一把冷汗,因為西北六縣學校的教材正是太史慈的手筆,孫 現在這麼說等於公然的反對太史慈。

不過孫 卻不擔心,因為他雖然與太史慈接觸的時間非常短,但是卻非常瞭解太史慈的為人,深知太史慈胸襟寬廣,善於納言。

王豹在旁實在是忍不住了,開口道:“孫先生所言差矣,所謂君子之學,在於‘禮樂射御書數’,齊頭並進,不可偏廢,就是孔老夫子也是因材施教,三千弟子,七十二賢,各個不同,怎可偏廢?子貢經商,才可救國,一言之下,可存魯、亂齊、滅吳、霸越、弱晉……”

王豹尚未說完,孫邵便接言道:“王將軍怕是誤會了孔夫子的本意,子曰‘文質彬彬’,何為‘文’(表面)?何為‘質’(本質)?天地萬物當然有其自我執行的軌跡,但本質卻是別無二致。子貢之才實則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