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達的困難有多大。
王安想了半天還是沒有得出答案;不知道段達如何敗走;是不戰而走;還是敗北而走?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假若河北局勢的真相與李風雲的推演如出一轍;那侯城這一仗便是有驚無險;自己這次豪賭算是賭對了;賺得盆滿盂滿;發展前景非常好。
然而;事實是不是真的如此美好?天上當真會掉下金蛤蟆?
僅僅過了兩天;張金稱的軍隊就出現在永濟渠南岸;距離侯城不到五十里。幾乎在同一時間;高士達和竇建德率高雞泊大軍出現在漳水北岸;距離侯城大約六十里。
李風雲接到訊息後;立即派出信使;以四支軍隊均分侯城錢糧為條件;請張金稱立刻橫渡永濟渠;請高士達南渡漳水;以南北夾擊之勢向侯城推進;而自己與王安將率主力出城;從正面向段達發動攻擊。
侯城戰場上的氣氛驟然緊張;諸鷹揚聯名請戰;武賁郎將趙十住亦徵詢段達;是各個擊破;還是退守清河?
段達沉默良久;說了四個字;“靜觀其變。”
趙十住倒是能理解;諸鷹揚卻“炸了鍋”;叛賊都殺到大營外面;都騎到諸鷹揚頭上了;段姥竟然還不戰;還在忍;你忍什麼忍?內外糧草外無援兵;要打就打;不打就撤;待在這冰天雪地的荒原上;給叛賊當靶子啊?
第三天;竇建德率軍越過了冰封的漳水河;向侯城推進了二十里。
同一時間;張金稱率軍橫渡永濟渠;也向侯城推進了二十里。
李風雲出動了;聯盟大軍傾巢而出;將士們依舊衣衫襤褸;高舉著臨清義軍的大旗;氣勢洶洶的向官軍大營推進了十里。
官軍激動了;戰意盎然;衛士們憤怒了;自己沒去打叛賊;叛賊卻主動殺上門;欺人太甚嘛;打;這一仗一定要打;要殺個血流成河。
從上午到下午;從天亮到入暮;諸鷹揚一次次請戰;而段達卻置之不理;躲在寢帳裡取暖睡覺。
當天晚上;從清河城傳來訊息;清河郡府以叛賊鋪天蓋地而來;城中戍衛力量嚴重不足為理由;把城外平民全部撤進了城裡;並就此關閉城門。叛賊一日不退;城門一日不開。
段達和趙十住相視苦笑。清河人終於露出了“真面目”;這是逼著段達馬上滾出清河。
清河城關閉了城門;也就斷絕了段達最後的糧草支援;而沒有糧草;段達拿什麼與叛賊決一死戰?但清河郡府的理由很充足;清河城的糧食儲備十分有限;城外數萬平民百姓撤進城裡後;郡府要保證他們的溫飽;當然也就無法支援段達了;而侯城就在段達的眼前;只要段達擊敗叛賊;奪回侯城;糧草就有了;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此刻不要說段達不會打了;就連本來還蠢蠢欲動的趙十住都不敢打了;這明顯就是一個陷阱;一個河北人挖的殺人坑;不論段達如何厲害;也不論三千幽州衛士如何彪悍;沒有飯吃;都是一條任人宰割的“蟲”。
段達毫不猶豫;下令;連夜撤離;向北撤離;渡過漳水;撤到兩百餘里外的信都郡首府長樂城。
段達十萬火急奏報東都;河北賊勢太大;戡亂不利;永濟渠危機日益嚴重;請求支援。
。。。
第兩百九十九章 侯城聚義
段達主動撤離永濟渠戰場;給了河北豪帥們一個驚喜;尤其高士達和張金稱;根本就沒有與段達決一死戰的念頭;之所以酎合李風雲步步緊逼;做出三路夾擊之勢;完全是為形勢所迫;不得不為之。
當前永濟渠形勢對清河義軍非常不利;先有段達戡亂;把各路義軍壓制得難以喘息;接著李風雲又來趁火打劫;好在李風雲還算仗義;沒有落井下石;而是主動聯手王安攻克了侯城;給了段達致命一擊。段達受創;便給了清河人逆轉戰局的機會;他們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