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內拿下飛狐?這個任務難度太大了,能夠承擔這一重任的顯然只有作戰經驗最為豐富的李子雄。
李風雲看到李子雄如此“善解人意”,很是感激,當著眾豪帥的面,躬身致謝。
李風雲的確有讓李子雄和韓世諤等人利用這個機會為聯盟建功的用意,畢竟若想贏得豪帥們的尊重和信任,僅靠尊貴的身份肯定不行,身份那玩意中看不中用,進了聯盟大都是賊,身份再尊貴也是歷史,完全沒有功勳來得實在。
還有一層原因李風雲不能說,但李子雄應該有所領悟。攻打高陽的右路大軍可能失敗,正面阻擊衛府軍的中路大軍也有可能失敗,失敗了豪帥們逃之夭夭,只要活著就能拉起隊伍重頭再來,但李子雄和韓世諤等人卻不能冒這樣的風險,李風雲必須保證他們活著,這樣一來當然就要以他們為選鋒北上搶佔一塊地盤,否則北上謀劃等同失敗,與齊王之間的合作也無從談起,至於利用南北大戰的機會據北疆而崛起的目標更是遙不可及。
李風雲為什麼要保證李子雄和韓世諤等貴胄必須活著?這不僅是與齊王合作的需要,也是聯盟發展壯大的需要。
聯盟若想發展壯大,僅靠這些出身卑微的豪帥們肯定不行。豪帥們先天不足,實力不夠,他們缺的不是智慧,而是“資源”,這個資源包括理念、學識、眼界、人脈、財富等等,所以今日的中土還是門閥士族的天下,豪門世家子弟依舊是中土的精英,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聯盟若想有一個燦爛的未來,豪帥們若想實現夢想成為以軍功崛起的新興貴族,李風雲就必須信任和重用這些貴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一旦加強和鞏固了彼此間的利益基礎,大家齊心協力共謀未來,那聯盟就有了逐鹿爭霸的資本。
這個想法李風雲不能說出來,只能埋在心底,只能依靠自己對聯盟的掌控力一點點地去實現,一旦暴露了,必定會激怒豪帥們,大家離心離德,後果不言而喻。
另外還有一個不能宣之於口的原因,同樣是針對豪帥們,那就是李風雲無法保證豪帥們在攻佔靈丘、飛狐和蔚城之後,面對走私財富的誘惑,能否控制自己的**,一旦控制不住,大開殺戒,燒殺擄掠,必然會激怒地方官府、地方勢力和當地居民,如此形勢就失控了,必然會危及到立足之計的實施,那個後果就嚴重了,後悔都來不及。
為防患於未然,李風雲只能選擇李子雄和韓世諤等貴胄,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文武兼備,一部分人在軍政兩界都出任過重要官員,具有豐富的軍政管理經驗,由這樣一群人去佔領和管理一塊小地方,實在是大材小用,但對急需解決生存的聯盟來說,卻是及時雨,好鋼用在刀刃上。
“右路大軍由某親自統率。”
李風雲此言一出,很多豪帥暗自鬆了一口氣。李風雲既然把北上重任託付給了李子雄,那麼他理所當然要去打高陽,這是預料之中的事,但凡事都有意外,在李風雲沒有宣佈之前,誰也不敢保證沒有變數。沒有人願意打高陽,勝算太小,即便打下來了,代價也很慘重,所有豪帥們都不想去啃那塊“硬骨頭”。
“總管徐十三率風雲軍隨某攻打高陽。”李風雲抬手指向了郝孝德和孫宣雅,“前路總管府下轄的五個軍和後路總管府下轄的三個軍,亦隨某攻打高陽。”
郝孝德、劉黑闥、孫宣雅正是剛才暗自鬆了口氣的幾位豪帥,不料一轉眼的功夫,李風雲就給了他們一個大大的“驚喜”,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李風雲竟然把自己的嫡系精銳主力放在了中路阻擊戰場上,這完全出乎他們的預料。
不過仔細想一下也在情理之中。聯盟這次攻擊能否順利實現預期目標,關鍵就在時間,只要時間充足,李子雄應該能拿下飛狐,為聯盟搶佔一塊立足之地,而高陽那邊或多或少也能擄掠一些糧食,不至於空手而歸。但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