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9部分

水打得很激烈,兩敗俱傷。

從方城到閃電原雖然只有六百餘里路程,但戰時混亂,要隘關卡封鎖,傳遞訊息非常困難,所以最新的訊息也是十天之前的,而且還是來自三百餘里外的鬼方城。訊息的嚴重滯後,導致牙旗對安州局勢的分析陷入困境,最大困擾就是,長城內是否出兵進入安州?中土是否表面了立場,要與突厥人撕破臉?這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了南北局勢未來走向,不容牙旗有絲毫錯誤。

至於武列水一戰怎麼打,結果又如何,與此也息息相關。如果長城內出兵,中土決心與突厥人撕破臉,阿會正必敗無疑,奚有覆滅之危。而對於強大的中土來說,它在安州戰場上雖然有腹背受敵之危,但因為中土齊王陳兵於懷荒,虎視眈眈盯著閃電河,磧東南牙旗只要出兵安州,同樣也會陷入兩線作戰之窘境。所以牙旗不敢動,即便知道方城失陷了,即便從武列水傳來阿會正大敗的訊息,牙旗也不敢貿然殺進安州,除非牙旗得到肯定的訊息,中土暫時不會與突厥人撕破臉,長城內暫時也不會出兵安州,中土只想驅虎吞狼借刀殺人,只想藉助白狼這股力量來遏制和削弱突厥人,那麼牙旗的對手就是白狼,牙旗就有足夠把握擊敗白狼,阿史那咄捺就敢出兵攻擊了,畢竟漁翁得利這種撿便宜的事誘惑力太大,阿史那咄捺也不會錯過。

前天,牙旗接到了一封急件,這封急件由夾畢特勒阿史那思摩和俟利發史蜀胡悉從中土皇帝的行宮發出,並藉助中土驛站系統十萬火急送達塞外。

兩人告訴牙旗,此趟出使至今沒有見到中土皇帝,每日只有蘇威和封德彝與他們做無謂糾纏,蓄意拖延,種種跡象證明中土皇帝有意給殺進安州的刀以更多時間。只要刀擊敗了奚族,攻佔了安州,混亂了東北局勢,改變了南北對峙之局,則中土人就搶佔了先機,接下來必定會利用東北亂局來牽制和消耗突厥人,給中土恢復國力爭足夠取時間,如此中土就在未來的南北大戰中確立了優勢,這對大漠十分不利。

另外史蜀胡悉還透過秘密手段,從行宮某些權貴的嘴裡打探到重要機密,中土皇帝正在積極推動中樞做出第三次東征高句麗的決策,所以中土短期內不但不會與突厥人撕破臉,反而要竭力維持目前尚算穩定的南北關係,而這也是中土皇帝暗中支援出塞叛軍攻打安州的原因所在,目的是利用安州吸引和牽制突厥人,有效緩解北疆鎮戍重壓,為此中土皇帝已經做出決策,必要情況下給攻打安州的中土叛軍以一定數量的物資支援,至於出兵支援,那是絕無可能。

阿史那思摩和史蜀胡悉經過分析、推演和權衡,最後得出結論,必須把危機扼殺於萌芽,必須摧毀中土的陰謀。兩人建議阿史那咄捺和牙旗,乘著刀與阿會正激戰於武列水之刻,乘著刀還沒有在安州站住腳的有利時機,馬上出兵安州,與奚族形成夾擊之勢,陷刀於腹背受敵之困境,擊敗刀,殺了刀,唯有如此,突厥人才能維持自己在南北對峙中的優勢,阿史那思摩和史蜀胡悉才能在談判桌上搶得先機。

這一次,阿史那咄捺沒有猶豫,之前他最擔心的就是中土官方的態度,就是擔心長城內出兵安州。現在,這個顧慮沒有了,攻擊時機到了,突厥人終於露出獰猙面目,張開鋒利爪牙,要展開猛烈攻擊了。

。。。

第八百四十四章 保守

阿史那咄捺做為牙旗最高統帥,在沒有徵得始畢可汗和牙帳同意的情況下,決策出兵安州,是要承擔責任的,贏了還好說一點,大不了落下驕橫跋扈、恣意妄為的口實,但輸了或者無功而返,那就給了對手“攻擊”把柄,最終可能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自取其禍,所以即便阿史那思摩和史蜀胡悉聯名建議他出兵安州,目前形勢發展也迫使他不得不有所作為,不能再找一些藉口以繼續消極怠戰甚至不作為,更不能眼睜睜地看著突厥利益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