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利用各路叛賊來掌控齊魯局勢的發展,派出徐師仁混進叛賊隊伍。以此類推,崔德本肯定也有這樣的想法,也會付諸實踐,而從崔氏立場來說,如果能影響甚至控制一群叛賊,對崔氏實現其政治目的還是有幫助。
“使君,事不宜遲,即刻與徐師仁取得聯絡。”孔仲卿果斷建議道,“如果白髮賊果真挺進中原,則局勢對我十分有利,眼前所有危機可頃刻化解。”
=
。。。
第一百六十四章 默契
段文操主動遣使;與徐師仁重新建立了聯絡。徐師仁非常高興;他是被逼造反的;對造反前景沒有信心;為此他積極尋求退路;而段文操是齊魯貴族集團的領袖級人物;實際上也就是徐師仁的唯一退路。
徐師仁向段文操詳細述說了自己在寧陽一戰中所遭遇到的困境;希望求得段文操的諒解;然後他稟報了義軍西征中原的策略;並把李風雲推出這一策略的諸多理由詳細告之。徐師仁懇求段文操給出指示;接下來;他應該怎麼做;才能最大程度地幫助段文操?言下之意;他將繼續忠誠於段文操;願意為段文操捨身赴死。
與此同時;從菏水、泗水一線傳來訊息;白髮賊連攻四天;拿下了方與縣城;而距離方與、谷庭一百多里外的沛城鷹揚府和藤城鷹揚府卻遲遲沒有派出軍隊給予救援。
考慮到東征已經開始;東萊水師即將渡海遠征;徐州左驍衛府不但要全力保護淮河和通濟渠的安全;還要確保連通江淮和齊魯的沿海運輸通道的安全;左驍衛府長官梁德重在兵力部署上肯定是捉襟見肘;未能及時救援甚至根本就無兵救援方與、谷庭這兩個邊境城鎮也在情理之中。
在瑕丘城的郡府大堂上;牛進達神態凝重;眉頭緊鎖;不過眼裡的憂鬱之色卻淡了許多。輕輕放下斥候密報;他俯身仔細看了一下地圖;忽然笑著說道;“蕭郎突然撤離魯郡;理由是蒙山賊正在攻打蘭陵;那麼藤城鷹揚府和沛城鷹揚府遲遲不援方與;理由又是甚?”
蘭陵蕭氏要維護其本土利益;博陵崔氏要維護其山東利益;兩者在徐州有共同利益;再加上兩家有世交之誼;在很多事情上保持一致乃理所當然;但梁德重是關隴人;他與崔氏、蕭氏存在激烈的利益衝突;另外他以虎賁郎將代理左驍衛將軍事;若能在徐州做出一番成績;還是有上升的可能;如果任由叛賊攻佔方與、谷庭;他即便順利戍衛了徐州境內的東、西兩條運輸通道;但因為剿賊不利;功過也只能相抵;所以梁德重接下來肯定要積極剿賊;要反攻方與和谷庭;而這一舉措將直接影響魯郡乃至魯西南局勢的發展。
牛進達已經看到了崔氏和蕭氏在穩定彭城局勢上的“默契”;雖然這一“默契”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但它真實存在。現在;段文操與白髮賊透過徐師仁這個“橋樑”也建立了“默契”;雖然這一“默契”還需要時間去證實;但有一個前提不容忽視;段文操與崔氏、蕭氏也要馬上建立一種新的“默契”;而這一新的“默契”的核心內容便是縱容和推動“魯西南義軍”進攻中原。
牛進達這句話說得很含蓄;但段文操和孔仲卿都聽得明白;若要與崔德本、蕭奢馬上建立“默契”;首先便要阻止梁德重反攻方與和谷庭;給白髮賊贏得足夠的休整時間以恢復實力。白髮賊實力恢復了;便要西進中原;如此一來不論是齊魯局勢還是徐州局勢;都會迅速穩定下來;兩地官府隨即可以集中力量全力保證東征。
東征勝利了;皇帝和中央權威大增;改革的程序就會加快;朝堂上的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間的鬥爭馬上就會進入白熱化;雙方肯定要大打出手;而最佳武器就是“戡亂剿賊”。“剿賊”就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傷敵;亦能傷己;打贏了;你有功勞;打輸了;你就完蛋。對於山東人來說;最大的心願就是擊敗關隴人;摧毀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