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八十章 新章程

扎曲河畔陽光正好,在莊園三層的日光廳,劉承宗披著狐裘,仔細對比桌面的書信和輿圖。

鋪在桌上的輿圖是由七縣繳獲土司圖合繪而成。

原圖既有明初繪製、也有元初繪製,繪圖的技藝參差不齊,導致劉承宗手上的新圖也充滿玄幻色彩。

塘兵拿著這種地圖出去,找路如解謎,不過他們已經漸漸找到了竅門。

想知道囊謙靠近邊境的地區長什麼樣,就看白利把邊境附近畫成什麼樣,反過來也一樣。

印經的匠人給修改過的七幅圖刻了板子,印在一塊就組合成劉承宗面前的這副輿圖。

在這幅圖下面還有張大輿圖,是西寧府的輿圖,那個就清楚多了,不過比之漢地的輿圖看起來也有很大程度的失真。

劉承宗正根據打四方碑的軍兵傳回書信,對照著在輿圖上尋找位置標註。

他把西寧府到康寧府之間的道路,稱作西康官道。

當然如今這條西康官道年久失修,道路設施非常不完善,就連四方碑也僅僅才打到玉樹百戶,不過才走完全程的十分之一。

但全程已大概推算出來,訊息也已透過來往塘兵通報給沿途各族頭人,讓他們在今年冬季依照部落大小、管轄土地製作無字四方碑。

領地小的做十幾個到幾十個,領地大的做幾十個到上百個,最多的部落要做一百七十七塊大小四方碑。

這條路的全程是兩千二百八十里,製作四方碑的任務已經全部攤派下去,明年開春只管往前一路邊打邊刻,只要把沿途部落動員起來,很快就能完成。

不過西康路沿途實際上也是統治最不穩定的地方,承運專門就這事進諫,說:那邊各部頭人貴族都是望風納貢,未必是一條心。

為保使命完成,建議劉承宗給出明年不要貢品的承諾,以此為代價讓沿途各部出力役。

但劉承宗沒有采納,他不介意沒有貢品,但從心底裡反感望風納貢的貴族,只因為他們在地方掌握權勢。

讓他們出力需要談條件,劉承宗覺得條件可以談,但不該現在談。

要等有人跳出來讓他修不成路碑。

這事很簡單,誰讓他修不成路碑,他讓誰當不成貴族。

只需要一個人跳出來當代價,所有人就都能明白啥事不能幹,然後等驛站選好了址,召集力役修驛站的時候,再說不要貢品的事。

修路碑的目的是免除貴族無償差烏拉的權力,楊鼎瑞已經擬好了律法,以後依然會有烏拉差役,但貴族們不能無償差烏拉,劉承宗也不能無償差烏拉。

在他們的設計裡,西康路要設定驛站二十二處,以百里一站為基礎,同時要視路途艱險程度,難走的兩站之間就近一些,好走的自然就要稍遠一些。

以後使用僱傭制度,僱牲畜不論牛馬,每裡給錢兩文、背夫每裡給錢一文,除非有青海元帥府的文書,否則各有疆界,揹負牛馬不準過站。

為防止累死人畜,規定凡犛牛烏拉,準馱一百二十斤;人力烏拉,準背六十斤;馬只准乘騎一人,隨行貨物不能超過二十斤。

同時規定烏拉差役的人選,以地畝、牛馬、羊只數目認額,納糧、養牛、養馬、養羊多,承擔的烏拉差役就多,反之納糧少、不養牲畜的百姓則承擔烏拉差役少。

而且對於婦女應烏拉差役也有規定,過去經常由婦女承擔背夫的差役,且時常有孕婦被差烏拉的情況,今後不準地方頭人及各縣給孕婦攤派烏拉,要求男女十五以上四十五以下。

除此之外,楊鼎瑞對僱傭烏拉的質量也有要求,既然烏拉以地畝、牛馬、羊只數目認額,且發給腳錢,百姓就該用肥壯的牛馬應僱,如果用老弱瘦弱充數,官府及僱主有權退回命其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