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那以後就辛苦劉媽媽了。&rdo;
劉婆子來時自己主子就交待得非常清楚,她知道這個村婦是少夫人肚子裡孩子的救命恩人,就算知道這個女子是個村婦,可她也不敢輕視。
見顧清雅是真正的客氣,她趕緊行了大禮:&ldo;邱夫人客氣了,老奴不敢當。老婆子也沒什麼特別能耐,就給邱夫人做些粗活吧,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請夫人多多指點。&rdo;
這可是免費的老動力,不用給銀子,客氣是應該的。
&ldo;劉媽媽客氣。如今我肚子大了,我哥又是個男人,既然劉媽媽來了,這一下我就有依靠了。以後這院子裡的打掃、槳洗與飯菜就辛苦您老了。&rdo;
客院並不大,一天掃兩回用不了一個時辰。
就三個人的衣服,槳洗起來也不費勁,再說飯菜就更簡單了。
相對於劉婆子以前在少夫人的院子裡,一天到晚都得忙碌,她覺得自己大少夫人能讓她到這客院來,又是侍候大少夫人的恩人,這是對她看重。
不得不說這劉婆子的眼光準,後來她果真入了大少夫人的眼。
買來的東西都歸置到了位,陳石全走了過來:&ldo;妹妹,你去看看還缺什麼。&rdo;
在於家本就是做客,也沒準備在這裡安家,而且一切住用物件,於家都準備好了,要置辦的也就是平常的日用與吃用。
顧清雅看東西置辦得很全,便誇陳石全辦事周到。
陳石全一路上與顧清雅更親近了,他覺得自己的妹妹比自己要厲害許多,他應該聽她的建議。
所以她一誇,陳石全臉紅了:&ldo;這不都是你交代的麼?我算哪門子厲害。&rdo;
哥哥不經誇,顧清雅也笑了:&ldo;那也得你上心呀,要是哥哥不上心,肯定得不是拉東就是拉西。&rdo;
劉婆子看他們兄妹感情這麼好,便笑了:&ldo;邱夫人與陳公子可真是親和,老婆子可難得看到這麼親和的兄妹。&rdo;
顧清雅笑笑:&ldo;劉媽媽是不知道,ju玲自小娘親去年早,五歲就送去了庵中寄養,唯有我兄長一年要來看上幾次,回家後兄長更是對我這個妹妹關心倍至,我只有我哥這個親人。&rdo;
原來是相依為命的兄妹,怪不得感情這麼好。
劉婆子笑了:&ldo;好好,兄妹本就是血肉骨近,是世上最親近之人,應當這樣。&rdo;
顧清雅立即與劉婆子聊起天來:&ldo;劉媽媽您有幾個孩子?&rdo;
劉婆子一聽顧清雅對她竟然用尊稱,立即高興的說:&ldo;邱夫人,稱老奴一聲劉媽媽更是高攀了,可別太客了。老奴有兩兒一女,長子今年二十一跟前大少爺辦事,女兒十六歲在少夫人跟前侍候,小子今年才十三,跟著他爹在馬房幫忙。&rdo;
怪不得說一人奴才,一家子都奴才,這就是古代奴隸制度的悲哀。
顧清雅不是看不起奴才,在她的眼中覺得當奴才其實也是一個服務工作。
要怪只能怪這時代的坑人,因為這時代對奴隸的人權太過霸道,奴籍之家不能參加科舉、不能置辦產業、不能經商。
一旦入了奴籍的人,想要脫離奴籍,贖身的銀子是賣身的銀子五倍就算了,還得看主家放不放你出籍。
這時代,對好的奴隸報償就是:給她(他)脫奴籍,這一點也是許多奴隸為主子死而後已的最大原因。
但不管是平民百姓也好、高官士族也罷,還是這當奴隸之人,一旦談起兒女有出息,只要是人就沒人不欣慰。
看著劉婆子臉上的喜悅,顧清雅樂呵呵的說:&ldo;劉媽媽可真是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