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魏仁浦。
“你們”是包括魏仁浦在內的文臣,再加上張邁,就是“我們”,就是這個天策政權。
所有這些託言為國家為天下者的宏論,最後真正為的,不過是這個政權本身,而在這個政權內部若起矛盾,又是以最核心的君王本身的利益為根本依歸。
張邁說道:“雖然你一直在講,你的主張是打算天下一統之後才施行,但軍隊落到你們手上,不出三年,就會垮掉,做皇帝的人固然可以高枕無憂,可是橫刀一旦去鋒,我們本身也會成為弱者,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永遠向弱者稱臣的,草原大漠之中,東海西洋之外,一定會有我們想象不到的強者崛起。”
魏仁浦知道張邁並非要殺自己,慢慢恢復了理智,抬起頭來,說道:“外敵猶如纖芥外疾,但武人之禍,卻是心腹大患啊!若不以文馭武,難道元帥真要坐等安史之亂重演麼?”
張邁道:“我的史書,看的沒你多,但這些年來,也常聽範質講說史事。依我看來,安史之亂,根源不在武人!而在文士!禍亂的根由,不在尚武精神之逾份,而恰恰在於中唐以後,華夏尚武精神的衰退!”
魏仁浦的眉毛劇烈跳動了起來:“安史之亂的根源。在文士?”
“是,在文士。”張邁指了指範質。說道:“在範文素跟我細講的中唐史事之中,我注意到了兩件:第一,是李林甫議用胡兵代替漢兵,第二,是楊國忠堵塞了安祿山的上進之路!”
張邁問範質道:“為什麼李林甫要用胡兵?”
“這……”範質猶豫了一會。才回答道:“因為彼時之漢家府兵,已不堪戰……”
“為什麼不堪戰?”
“是因為承平日久,民不習戰……”
“沒錯!就是因為承平太久,民不習戰!”張邁道:“一千多年前,我們戰國時期最傑出的智者就已經預言:外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唐玄宗時,中原承平日久,尚武精神漸漸消退。最後導致中原失去了有效的兵源!所以才不得不大用胡人代替漢人從軍。正如剛才郭威將軍所說,將出於兵,當滿邊疆計程車兵都是胡人時,那時候真派了一個文士去統領,就統領得動?安祿山之上位豈是偶然!”
張邁頓了頓,又道:“我華夏文武既分又合,自古有大能耐的武人,在外建立大功之後。歸朝常得拜相主政,這就叫出則為將,入則為相。這既是一種傳統,也是一種常態,商朝之伊尹,周朝之姜尚,漢朝之曹參、周勃、周亞夫,隋朝之楊素。唐朝之李靖,莫不如此。”
其實不止華夏,就是張邁記憶中的“近現代”,美國之艾森豪威爾,法國之戴高樂,也都是以軍人身份最後執掌國政,成為總統。
張邁道:“那麼絕了邊帥上進之路,斷其入相主政道路的傳統,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範質嘆道:“從安祿山……天寶十三年,玄宗欲拜安祿山為相,楊國忠恐安祿山,安祿山之反,此事恐是直接原因……”
張邁道:“安祿山是否勝任宰相一職,暫且不說,也不能說他拜相之後,東北的兵禍就一定能避免。但如果他真的離開了軍隊,入主相府,屁股底下的座位一變,也難保想法也改變了。歷史沒有如果,安祿山我們暫且不談,可說到眼前……”
張邁猛地高聲道:“你們在談到楊易的時候,個個都說什麼解他兵權,怎麼就沒一個建議在他大功告成之後,讓他入主政府,拜相執政的?”
在場所有文士無不為之啞口,就連鄭渭臉上也是一紅。
其實,鄭渭倒也不見得真的如楊國忠一樣,為保自己的地位而拒楊易於外,但是這時中原已經形成了對武將尤其是擁兵在外的武將猜忌過度的氛圍,就連鄭渭也在進入中原之後,竟然也受此影響也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