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1部分

心中正不痛快的主人何大鹽商。他們鹽商就是銀子多,李佑的意思是擔心他們鹽商拿不出錢麼?太小瞧人了!

當即冷聲道:“李別駕多慮了!錢財只是小事一樁。”

“說來說去,還是空口無憑。”李佑故作不屑道,“就如今日,事前傳說名家薈萃。結果還是名不副實,沒看到有什麼出彩啊。”

何大鹽商今天早被李佑惹得快噴火了,這時按捺不住拍案道:“我願給丁運使立字據為證!”

李佑鼓掌道:“此言甚好!甚好!不知別人是否也有這個信用?”

鹽業七大鉅商如今都正在座,其中一位姓鄭的生了同仇敵愾之心,傲然道:“何兄敢立據,我等有何不敢?同立一據好了,報效朝廷也是我等的本分!只是要勞動鹽運司押運辛苦了。”

丁運使笑眯眯道:“都是為朝廷效力,有什麼辛苦不辛苦的。”

有僕役拿來了紙筆,何員外親自執筆,寫道:“景和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立據人,何雲梓、鄭文付、安焯、黃應奎、馬鉉、盧自珍。中見人,府正堂羅。今為報效朝廷事立據,每人自願捐輸白銀十萬兩。恐口說無憑,立據為證。”

其後,七大鹽商中的六個都畫了押,只有金百萬另闢蹊徑,沒有參與進來。

何雲梓將這張字據放在丁運使案上,回頭對李佑道:“李大人還有何話可說,我們鹽商人家,向來說話算話!”

突然腳步匆匆聲打破了堂中懶洋洋的氣氛,有幾個縣衙衙役帶著一位粗布衣衫、滿面風塵的中年人進來。此人他揹著厚厚的包裹,瞧裝扮應當是急遞鋪的鋪兵。

“大老爺!有六百里急詔分別傳與你和欽差朱大人!”

詔書不是誥書敕命,又是加急的,不講虛禮也無所謂,更何況現在這個場合特殊。李佑便直接伸出手去將發給自己的詔書領來,另一封則由鋪兵交與了朱放鶴。

展開詔書看了幾眼,李佑面含詭色的走到丁運使身前,將詔書遞給丁運使。

嘩啦!丁運使閱畢便失態了,暴怒的將手中茶杯狠狠砸在地上。又讓李佑借鹽運司的雞生了自己的蛋,氣煞人也!

!#

'記住網址三五''(m)無彈窗閱讀'

三百八十六章 怪異的一府兩署

shuhaige。

丁運使勃然發怒,驚動滿堂,皆不知為何生性低調冷靜的運使大人竟然失態。”

江都縣正堂李大人很誠心誠意的解釋道:“在本月十三日,本官曾向朝廷奏請提議由你我兩家合力辦事,沒想到朝廷如此迅速便批迴了…”

丁運使終於覺察到,他從一開始便落入了李佑的彀中!他也向朝廷上疏奏請過主持捐輸,不過那是在聽到訊息後的本月十五日,比李佑晚了兩天。雖然他是得知訊息後第一時間上疏,自認很快,但比李佑晚了就是晚了。

一步遲,步步遲,結果天差地別!現在看來,李佑本月十四、五日放出訊息,肯定是故意的!

景和八年十一月初九日,欽差朱放鶴抵達揚州城。

景和八年十一月十一日,李佑上疏請辭誥封並叫屈。

景和八年十一月十一日,丁運使再次上疏彈劾李佑。

景和八年十一月十三日,李佑上疏,言稱揚州城內民商多有踴躍捐輸報效之意,如綱商金氏。奏請江都縣地方主持此事,鹽運司協理。另奏請旌表民商,賜江都縣便宜處置之權。

景和八年十一月十五日,丁運使上疏,言稱揚州城內民商多有踴躍捐輸報效之意,奏請鹽運司主持此事,用不著地方插手。

景和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李佑奏請主持捐輸疏到京。

景和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武英殿朝會,議論李佑之事,彭閣老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