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但有一點好處,就是可以保證“第一人”完全不管政事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勉力運轉,最多是因為缺了零件運轉的不那麼流暢。
同時在現有體制下“第一人”即便荒廢已久,但只要想收回該有的權力,隨時可以拿回來,一般不會出現大權徹底旁落、成為傀儡的局面,體制內人物造反的可能xing無限接近於零。
這種機制,就是靠著從地方到朝廷的龐大官僚體系疊屋架chuáng、層層牽制換來的。
別的優點缺點李大人都不關心“第一人可以偷懶”這點才是即將上任的李大人最欣賞的,能輕鬆又不丟權的法子才是好法子。
一個大縣的政務是多麼瑣碎繁雜,李大人心知肚明,但他又不想當工作狂。
東山公當虛江知縣時,有黃師爺襄助,但仍然幾乎整日坐在縣衙理事,未來的署理江都縣李輔世大人絕對不願意學他那樣煩勞。
雖然朝廷體制開創於太祖,以工作狂為指導思想,但是祖宗法度敵不過人心yu望,工作狂體制漸漸演化成了懶人體制。在這其中,李大人認為很是可以借鑑一番的,而他又在中樞要地任職過,對朝廷運轉比較清楚。
國朝前代天子想偷懶,就設立了殿閣大學士,又成立了司禮監進行牽制。
如果他想保證對縣衙縣政的足夠控制,那麼也必須有足夠的幕僚和長隨,對縣衙中的本土胥吏進行監控,這就是新字上任後權力的博弈。
李估的目光又一次落到了那張政務表單上,心裡按著輕重默算一下,發現如果想做到舉重若輕,至少需要四個即可靠又具備相應經驗能力的師爺。
但現在手中只有一個崔監生堪用李大人嘆道:“不僅二十一世紀,十八世紀最缺的也是人才啊。”腦中搜尋本縣裡的可靠“人才”李大人悲哀的發現,自己作繭自縛了……,
去年年初,蘇州府大變故後,府衙為之一空。某掌權推官貪圖銀子和人情,一股腦將自己信得過的人才統統塞進了府衙填補吏員的空位…幾乎包括了妻家、關家、本家所有的有點能耐的人物。
現在這幫人美滋滋的在天下最富裕、錢糧最多的府衙當經制吏員,估計沒人願意背景離鄉、拋棄自己的吏員編制,陪著某前推官去外地打天下。強人所難不是不可以,但很重要的忠心度就不好保證了。
早知道就不該全弄進府衙去,漏出幾個備用就好了,當初目光短淺,犯下了竭澤而漁的大錯。李估此刻只能暗暗苦笑,人生經驗就是這麼一步一步走出來的。!。'(m)無彈窗閱讀'
二百九十三章 區區知縣的排場
意識到若不想當累死在崗位上的民之父母,必須要找幾個幕僚分擔的李大人不禁長吁短嘆,人或許有很多,但他比較苛刻,感覺合適的沒有。
正想法之際,那託了他的福,去年中了秀ォ的同族侄孫李正從縣學過來串門。聽說小叔爺有這個難題,李秀ォ眼神一亮,拍著xn脯道:“你看我如何?”
“你?不專心學業備考舉人了?”李估不由得心下評定一番,這侄孫為人機靈,不迂腐,也有幾分悟xn,稍加調教倒是可以用。但李正搖頭嘆氣道:“去年八月去考了一回,便覺那真不是人考的!
幾十個也未必有一個撞上大運的,如何指望的住?有個秀ォ功名也算對得起列祖列宗了,不如追隨小叔爺賺些實實在在的好處。”李估不動聲sè,一邊吩咐安排飯食留住李正,一邊使人火速去西水鎮傳信。半個時辰後,李正父親和西水李氏族長雙雙殺到福新巷李大人宅邸。正在大吃大喝的某意圖墮落的秀ォ慘遭左右開弓,被押回李氏宗祠跪祖宗不提。
這廝作為本族唯一的讀書種壓力真的很大李估目送三人遠去感慨道。
又回到書房,寫了幾封求助信,差人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