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計下,他們開始這個新家的裝修奔波。

想起坐落在東京高階住宅區我住過的那個家,有一種說不出的冰涼感覺。就像北方冬天裡一間沒有暖氣的屋子,雖然可以避過刺骨的冷風,卻也難擋住穿透窗縫的寒氣。家裡的“暖氣”呢?那是父母的呵護,姐妹的關愛以及充滿每個房間角落中的歡聲笑語、酸甜苦辣。

“家”在默默地奉獻著,我在坦然地索取著,在外邊拼搏,能量耗盡之後,在家中歇息。在外面廝打,受到傷害搖搖欲墜的時候,家為我支撐。家永遠是我的大後方。在這種無私的呵護下,我長大了。作為家裡的兩根頂樑柱,爸爸媽媽卻一天天衰老了。人老了,就總會不時叨唸著要為孩子們留下點什麼。

什麼呢?當然是一個家。不僅是精神上的家,而且是看得見、摸得著、實實在在的一套房子。其中要完成家中每個成員的心願。爸爸常說,“這輩子的心願就是給媽媽買個浴盆。媽媽喜歡泡澡,可一直沒有條件。另外,就是三兒的衣服多,一定要把這些行頭掛起來。”

建造一個家,好累,好難。父母老了。不得不讓我成為主力。每一個小設計,每種建材零件的購買,都讓我體會到,家就是在一點一滴細碎的實物中奠基建立起來的,它能那樣的堅實,是用無數的細心和愛凝固而成的。

我在零星的瑣碎中找到了在家中的位置,我的心這才真正地回家了。

碰到一個知道我“底細”的人

機會是為做好準備的人準備的。

半年的空當為我提供了大量的學習時間。這對我以後的工作有極大的幫助。真忙起來了,還挺懷念那段靜心讀書的日子。

2000年的夏天,靜止的工作狀態出現了轉機。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開始了。我被選為現場主持人。連續10多天的直播,對每一個人都是智力和體力的挑戰。那麼多天,我就像“長”在CCTV…3上一樣。在直播開始前的忐忑不安和結束後的極度疲憊中,觀眾漸漸地熟悉我這樣一張新面孔。

一天我抱著一大摞帶子,低頭走在去機房的路上。

“真的是你。”迎面撞上一個膀大腰圓的男子。

我抬頭,一張陌生的臉上春光明媚。我笑著問:“您是……”

“你當然不認識我,可我在日本留學的時候天天看你的節目。”

一個知道我“底細”的人,我靜候他接下來的反應。

“那時打工特累,覺得中國人怎麼這麼苦呀,好在還有一個在電視上,當時你簡直就是我的精神支柱!沒想到你真的回來了,我在國際頻道……”

不久我就經他全力推薦,被調入國際頻道《歡聚一堂》。同時《正大綜藝》再次派出自己的隊伍開始外拍。身兼數職,我開始了職業生涯中的新一輪世界之旅。

。。

3。劍橋讓我跟土豆結了仇(1)

她們的話題從沒離開過各國“帥哥”

飛機追著太陽走,生怕被黃昏趕上。

這是我第三次去歐洲,前兩次還是個學生。

那時我的“隨心所欲”已經出了名,每隔半年,這種“隨心所欲”就要發作一次。把長髮藏進男式的帽子裡,穿上牛仔褲、踏上旅遊鞋,到了成田機場一個電話甩給經紀人,“我走了。”

“去哪兒?”

“沒定。”

“什麼時候回來?”

“不知道。”

“最多10天一定……!”壓著他的話音,我結束通話了電話。

在城市裡呆久了,藝能界的事做長了,自己就像根繃緊的弦,不鬆鬆勁,生怕被路過的人,不經意間一彈斷掉。因為不喜歡等人,所以每次必定是一個人的旅行。買張機票,降落在一個陌生的城市,手裡拿著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