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裝茶應備有茶匙、漏斗,不宜用手抓茶置放,以免手氣、雜味混入,通常將茶葉裝至茶壺的2/3,甚至滿溢,數量之多令人咂舌。
4、潤茶沸水衝入壺中,至滿,使竹筷颳去壺麵茶沫,當即傾於茶船或茶海——一種較大的茶杯。
5、沖泡再衝入開水,但不要沸滾的,這便是第一泡茶。
6、澆壺蓋上茶蓋澆之開水,使壺內壺外溫度一致。
7、溫杯等候茶水泡好的當兒,用剛才溫壺及潤茶的茶水,就在茶船中清洗茶杯——這是一種比酒盅略小的小茶盅(便是茶壺本身也不過一個拳頭大小)。
8、運壺在泡好第一泡茶時,提壺沿茶船邊沿執行數週,俗稱“遊山玩水”,為的是不讓壺底水滴入茶杯串味。
9、倒茶將溫洗好的小茶盅一字排開,依次來回澆注,又稱“巡河”,或將壺中茶水先倒入茶海再注入杯中,切忌倒茶時一杯倒滿再倒第二杯,免得濃淡不均,這是一般飲者容易犯的錯誤。
10、敬茶尊老愛幼、互相謙讓,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尤以敬第一杯茶最為重要,受之者必在座“首席”。
11、品茶功夫茶全套步驟中最講究的一環,從欣賞茶色、茶味、茶香到嗅、啜並舉,玩味再三,確如白居易詩云:“盛來有佳色,咽罷餘芳香。”蘇東坡也說:“從來佳茗似佳人。”可見個中之味,餘味無窮。特別看見那些個精於此道,鬚髮皆白的老“茶迷”,3個指捏1枚四螺般大拇指大小的袖珍小茶盅,騰挪於鼻唇之間,或嗅或啜隨心所欲。且雙目微閉,如痴如醉,彷彿打坐的道人,外界萬物全然不覺,讓人不能不驚訝名茗的神奇功效。
(此外,泡製功夫茶,茶壺講究用宜興的紫砂茶壺;茶杯最好是景德鎮產小瓷杯;水須山泉,最差的也要井水,自來水是萬萬不入流的。用水也有名堂,最好是用橄欖核燒火,次為蔗渣,最次是炭火,蜂窩煤乃大忌。)
小弟新人新書,希望各位大大會喜歡,要是覺的不錯,請幫忙推薦則個
………【第四章 大唐王朝的第一次功夫茶講座(一)】………
“殿下,這茶怎會需要如此多如此複雜的程式?”武照好奇地問道。
“一會你就知道了”李泰又賣了個關子,這可是我華夏民族數千年的精華啊,一道功夫茶可不僅僅是茶如此簡單啊。
“四哥,你跟嫂子在幹嘛呢,泡茶嗎?”一個童稚的聲音響起,不用回頭,李泰就知道是李治那個小傢伙了,八成還有李恪等幾個王爺公主。
“都說了別叫四哥了”李泰沒好氣地回頭道,“你們都來了,我正準備泡一次功夫茶呢?”微笑著向吳王李恪等打了個招呼,怪不得說李治與李恪等關係好呢,在穿越成為李泰後,才發現原來的李泰和太子對同胞弟弟是根本沒當回事,還老欺負他,所以那小傢伙老依賴李泰,連著其他弟弟妹妹也大多與李恪關係好過他們兩個。
“那我就叫你泰哥”經過一年來的努力,李治等也和李泰關係融洽,尤其這小傢伙還跟他開起玩笑來了。
“都說了,泰哥(Tiger)那是西泰人的鳥語,老虎的意思,讓你別這麼叫了,叫我青雀就可以了”知道麼,說完,還不忘了朝著小李治瞪了下眼,,而李治則吐了下舌頭,扮了個鬼臉,惹的其他人哈哈大笑,看來大家都看對這對哥倆的對嘴是習慣了。
“呵呵,對了青雀弟啊,何謂功夫茶?為兄我可是聞所未聞啊”大家坐下之後,這吳王李恪發話,他可是太宗三子啊,這裡可數他年紀最大了。
“此茶,之所以叫功夫茶,並非一種茶葉或茶類的名字。是因為這種泡茶的方式極為講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功夫,此功夫,乃為沏泡的學問,品飲的功夫。”李泰答道,本想說是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