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弄來了一份李超食譜,這本食譜算的上是李家不傳之秘了。其實這就是李超自己做菜的菜譜,寫下來,是給秋月冬晴兩個丫頭學做菜的課本,順便也讓崔鶯鶯她們有空想做菜時學習之用的。
崔鶯鶯把這菜譜跟長孫皇后說的真的相當了不得一樣,弄的長孫氏拿到後還十分高興。
不得不說,李超的這個菜譜還是非常詳盡的。
長孫皇后從李家拿了菜譜,又找李家商行要了一整套做菜的炒鍋、砂鍋等工具,還專門讓人在她的宮裡砌了灶,準備了菜刀砧板等東西。
然後又找李家要了各式各樣的調味料。
接著就是樂此不彼的每天研讀李氏菜譜,成為了李超的不記名廚藝弟子。研究菜譜,當然還得實際操作。
長孫皇后每天一道菜,一道菜一天要做好多道。前面練手的,會賞賜給宮人們。然後最滿意的那道,自然就是送給李世民吃了。
長孫氏做菜的天賦還是不錯的,又有李超的秘籍,因此李世民最近很幸福。
每天忙碌之餘,總有皇后親手為他做的飯菜。
今晚的宵夜有拍黃瓜,陽春麵、滷鵪鶉蛋、一碟椒鹽河蝦,再加一碗豆芽湯,一碗麵,三樣小菜一碗湯,量都不多,但都很費心思。
拍黃瓜很爽口,椒鹽河蝦更有味道,豆芽湯也清淡爽口,滷蛋雖小卻好吃。再配上一碗陽春麵,真是既暖胃又飽肚。
“皇后的廚藝越來越精進了。”
“都是李超的那個食譜好,李超不愧是編書著書的大學士,一本食譜也能編的那樣的好。就算臣妾以前做飯菜一般,不會炒菜的,可跟著上面學,卻也是一學就會。”
李世民笑著,“李超就是個吃貨,能把豬肉都做的那麼好吃的,也就他了,絕對找不著第二個。”
“是啊,每樣食材,李超都能找出數種甚至十幾種的烹飪方法呢,做法各不相同,可卻都十分美味。”
“朕聽說李超還寫了本兵書,叫什麼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聽說很厲害的樣子。”
長孫氏笑道,“李超那是陛下欽讚的大唐軍神,他寫出兵書來不奇怪,臣妾聽說李超向來就崇拜孫子的,現在編一本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肯定是對孫子兵法有自己獨到見解了。”
“我看王內侍發回來的飛鴿傳書,李超在朔方可是有些悠閒啊,每天不務正業的樣子。”
“可朔方鎮現在不是很好嗎?”
“是啊,朔方鎮可不是很好,而是非常非常的好,朕也想不通,若換任何一人主持朔方都難有如今局面。可朕看著李超那悠閒的樣子,就非常不爽啊。能者多勞,怎麼能浪費本事呢。”
長孫氏輕笑。
她見李世民吃完了面,便給他盛了豆芽湯。
晚上不能吃太多,更要少油膩,這也是李超食譜裡常提的。
“那陛下就給他再加加擔子啊。”
“嗯,朕確實是有這個打算。羽林軍馬上要擴編一萬,達到兩萬人編制。朕想來想去,雖然這些新擴編羽林都是北方諸鎮中選拔的精銳,但卻還缺少優秀的武官統領。我打算,送一批軍官去朔方,讓李超好好的教一教他們。他不是都編出了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嘛,那就讓他把這些兵法教給朕的羽林軍官們。”
“陛下,讓文遠教羽林軍官們兵法,這是否不妥?”長孫皇后在一邊提醒。
羽林軍可是天子親軍,非常重要的。若是軍官們都成了李超的門生,那總是不妥的啊。
李世民想了想,“那朕先只選一部分低階的武官去寧遠,嗯,再選一部分,送去幽州和太原。李超李靖李績,這三李可都是本朝一等一名將,正好都替朕教教羽林軍官們兵法。先教隊正,以後再教旅帥、校尉。”
羽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