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00部分

,以後漠北就是大唐的,永為中華之地。”幾名自講武堂畢業的年輕參謀們慷慨激昂。

能入講武堂的,多半都是將門子弟,特別是參謀們,基本上都是指揮系畢業的。指揮系不比技術系的,技術系的軍官,一般不會擔任軍隊主官。但指揮系的出來,都是各級指揮軍官和參謀官。

“應當先把契丹和奚給征服,將這些地方劃為朝廷直屬。奚契緊鄰朝廷邊境,必先征服這兩部,朝廷才能無後顧之憂的北伐薛延陀以及室韋等部。”有年輕的參謀表示了不同意見。

蘇定方笑著著他們相爭。

其實不管是奚契還是鐵勒室韋等,既然他們敢趁火打劫,反叛朝廷,那麼朝廷必然要一個不放過的收拾的。

至於先奚契還是先鐵勒,這不過是個順序問題罷了。

第1361章 1189年

呂宋灣。

李世民看了都想霸佔,這地方真的非常不錯,以他的眼光一下子就看上了這裡。平靜的海灣,兩個半島環繞。

從澎湖到呂宋灣和到海南瓊州的距離幾乎是一樣的。

優良的港灣,肥沃的平原。

河流眾多,雨水充沛。

而按張超說的,這裡漁業資源豐富,而且礦產資源也豐富,又極適合農耕。別說李治不想走了,他都不想走了。

現在他的那兩萬多人,要是就往這裡安營紮寨,今年還能再種兩季稻子呢。

這裡幾乎沒有冬天,甚至沒有春夏秋冬的分別,只有旱季雨季。稻子一年能三熟!

光是那個巨大的海灣裡,就有無數的魚。

那個巨大的內湖,聽說有百多萬畝之大,相當於洞庭湖的三分之一大。

“你要在這裡築城嗎?”

李世民問張超。

“嗯,就在呂宋灣和呂宋湖之間的呂宋河邊築一座城。”

張超說的呂宋河,是巴石河,連線馬尼拉灣與內湖。張超計劃把他的王城建在呂宋灣港邊,西接呂宋灣最天然的優良海港,南臨巴石河。

臨海靠河,這無疑會非常便於運輸。

古人築城,都要傍水而居,既利於運輸,也利於生活。

選在河北面,是因為北面就是呂宋最大的平原。南面也是平原,但相對就要小些。

臨河築城,等以後人口多了,甚至可以把南岸也規劃為新城區,甚至可以包進城區,讓巴石河成為城中內河。

距離灣口百里。

“真想不到,海外還有如此肥沃的無主之地。”

張超提醒李世民,“並非無主之地,這裡有土人的。”

呂宋島做為一個極大的島嶼,尤其是島上還有這麼肥沃的平原,這裡當然就容易產生比較強大的部族的。

這片平原上,擁有大大小小的部落不計其數。

鬆散而混亂,原始又落後,十分野蠻。

有些部落,甚至能有上萬人口,也有上千人的大村子。

張超選好的王城地址上,就有一個好幾千人的部族。

這次張超來,可是一手刀劍,一手儒經的。他們若願意歸化,張超會善待他們,若是不懂事,那就沒辦法了。

優良的深水港,讓大船不須小船轉運,直接登陸。

上岸第一件事情。

張超讓人在修了幾個廟。

文廟、武廟、龍王廟。

文廟、武廟,甚至是龍王廟裡的龍王,都是得到大唐皇帝加封的。文廟裡祭祀的是文宣王孔聖,武廟裡祭祀的武成王姜太公。龍王廟裡祭祀的則是四海龍王。

尊王崇武,同時又抑制佛道,這是朝廷貞觀以來不曾動搖的政策。釋道儒三家,獨尊儒家。

對朝廷來說